——貴州黔東經濟開發區創新發展模式成效顯著
從以往先劃地建設再招商,變為帶著一批項目配給土地,從過去先“筑巢”后“引鳳”、“等鳳”的被動模式,改為主動出擊集成需求,“集鳳”后再“筑巢”,貴州黔東經濟開發區在給力鎮遠經濟社會發展中,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趕超發展之路。
黔東經濟開發區創建于2000年10月,從過去的縣級工業園區到2012年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鎮遠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在探索開發區新的發展道路上,因地制宜,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發展模式。在2012年開發區總結會上,鎮遠縣委書記劉建新說道,“開發區要高點定位,跳出鎮遠看發展,趕超省內先進開發區為目標”,縣長羅杰就開發區今后十年的發展目標提出了明確的定位,按照“一區五園”發展思路以來,以“白酒產業園、現代冶金產業園、川黔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林產品產業園”五個園區的發展模式得到速度發展壯大,規劃面積調整擴大為32平方公里,涉及青溪、羊坪兩鎮共10個行政村。
近12億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開發區“一區五園”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黔東新城城市主干道、產業主干道A、B標、產業道7號路路基工程基本成型,儲氣6萬方的天然氣輸配站、潤達公司48套公租房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的完工,供水、供電、通訊等得到不斷完善,駐區服務機構、學校、公共交通等主動進駐,有力地提升了開發區綜合服務功能。“一區五園”中的白酒產業園場平工程已完成了53%的工程量,現代冶金產業園已入駐10多家獲得國家行業準入企業,預計實現年產值120億元,稅收12億元,總投資28億元川黔產業園已進場開展工作,現代物流產業園、林產品產業園依托開發區獨特的優勢,正在實施詳細的規劃和編制。
深入實施“掛牌亮照”、“一線工作法”、“全程代辦”服務工作,著力提升發展軟環境,創辦全程代辦投資服務中心,實行全程跟蹤服務。2012年,積極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征地、供水、供電、運輸等困難260多起,及時兌現電價補貼937萬元,全區上下親商、安商、富商的環境贏得了投資商的廣泛贊譽。2013年一季度,共引進招商項目14個,投資總額34.33億元,到位資金11.93億元,新開工項目11個、開工率78.57%,新建項目投產2個,投產率14.28%。
切實把創先爭優活動引向深入、狠抓“民生工程”、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各項工作,2012年,未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和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區內各項經濟指標的快速增長。
目前,黔東經濟開發區已聚集各類企業50余家,其中生產型企業34家,貿易流通企業19家,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1家,去年,總產值完成40.68億元,在全州9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中列第1位,“電、冶、酒、水泥支柱產業主導地位明顯突出,產業集群程度明顯提高,“筑巢引鳳”到“集鳳筑巢”效果已初步顯現,開發區未來發展之路將會越走越廣。(景俊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