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群眾路線,落實“南網精神”,貴州電網公司從江供電局始終把供電服務放在首位,以“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作為服務宗旨,用實際行動搭起群眾溝通的“橋梁”,贏得群眾最大的支持和監督。
進入1月份以來,天氣的驟然降低,天氣的轉冷使居民取暖用電量增大,加之外出務工農民工返鄉,負荷一路飆升,日供電量達111.74萬千瓦時,迎來今年春節前首輪用電高峰,預計隨著氣溫的持續降低,用電負荷還將刷新記錄。
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城關故障報修率明顯翻倍增長。由之前的一天1次直線漲到每天3次以上。“故障再小我們也得親自前往,本來有些故障原本就可以用電話指揮簡單操作一下保險開關,卻也得動用兩名搶修人員前往解決,就怕客戶有個萬一,那就吃不了兜著走。”從江供電局丙妹供電所搶修員梁技文如是說。
恰恰在這段年邊的日子,從江縣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也在火熱進行中,城中的日常搶修也不能掉隊,目的都是確保群眾春節安全可靠用電。1月6日,丙妹供電所接到老城區一服裝店報修電話,店里忽然稱停電了,旁邊人家都有電呢,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敢亂弄,請求支援。接到電話的是值班員梁技文和鄒祖輝,這己是今天第4個報修電話了,兩人剛搶修回來都沒來得及喝口水,這活又來了。兩人二話沒說,提起搶修工具又往故障點趕。
“看著搶修人員火急火撩的來,其實我們也蠻慚愧的,但就是不懂電啊!”服裝店張老板一口標準的湖南話向記者描述。
“還是在家鄉自己創業比去打工強。”從江縣加勉鄉污扣村外出打工出來的農民工王正高、潘志落等6人去年置辦起了小香豬養殖場。初次償到甜頭后今年決定擴大規模,由原來的72欄發展到如今的200余欄。規模擴大了,喂養的飼料加工出了難題,電力不夠用啊!得知情況后,1月7日,宰便供電所當即給他們開了個“綠色通道”,簡化業務流程,隨即帶上材料和電表,從報裝到安裝結束整個過程一天時間就辦理清清楚楚。“服務真的沒得說。”王正高對著前去安裝的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隨著年關的臨近,從江供電局結合往年經驗,專門為返鄉農民工開設有用電 “綠色通道”,每個用電轄區工作人員手上都存放在各村寨務工人員的基本情況表,及時了解他們的用電需求,并做好上門服務計劃,由上門服務人員對用電線路和家用電器的絕緣情況進行安全隱患排查,一旦發現隱患第一時間處理,確保其用電無憂。
此外,該局為了確保春節期間群眾可靠用電,積極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據統計,該局元旦節以來第一周共排查出13條安全隱患,處理率100%,農村新增容變壓器30余臺。(梁光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