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4月15日,從江縣西山鎮農業服務中心全體技術人員在拱孖村開展旱地育秧示范,共開廂23個,鋪設地膜600米,育秧面積近500個平方,可滿足21畝水田插秧需要。
一大早,該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就來到拱孖村,帶來了兩捆育秧用的地膜,和群眾一起,裝好前天催過芽的20多斤優良谷種和搭育秧棚用的竹條,到農田里進行整地育秧。
經過整地、開廂、噴水、撒種、蓋土、再噴水、蓋膜等諸多工序后,一個個育秧棚被成功建成。村長羅文蘭說,現在大家都在忙著育秧,不少群眾都架起了高高的秧棚,還要靠生火保溫,和他們相比,這種育秧方式節約了不少時間和勞動力。據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介紹,旱地育秧與傳統育秧相比,不但省去了生火、寄秧等繁復環節,而且比傳統育秧時間至少縮短7天以上,秧苗質量還有保證。
據了解,西山鎮今年共推行旱地育秧播種示范面積50多畝,共計育秧面積1000多平方米。(趙建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