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日前,在從江縣下江鎮平江村,村民吳乃連環和石乃慶感前幾天因灌溉備春耕發生搶田水糾紛,經村群眾工作室干部現場調解,很快問題就得到了解決,雙方達成了協議,握手言和。
村民石某與梁某,因夫妻感情破裂,經群眾工作室調解,夫妻雙方很快就夫妻共同生活期間的家庭財產糾紛達成了一致。
……
“我們村成立群眾工作室以來,村民有糾紛就可在村進行調解,有問題可以在這里反映,目前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150余人次,成功調處了7起矛盾糾紛,方便了老百姓,也確保了小事不出村。”平江村黨總支部書記石玉科對筆者說。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為切實加強和創新群眾工作,積極主動解民意、排民憂、順民意,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從江縣以“三整合三同步三化解”為載體,整合資源,在全縣建立1個縣群眾工作中心、21個鄉鎮建群眾工作站、156個村(居)建群眾工作室,建立健全三級群眾工作網絡,確保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在縣群眾工作中心,整合法院、公安、司法等20個縣直部門派員進駐辦公,與縣信訪局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中心內設候訪廳、接訪窗口、調處一室、調處二室、辦公室等7間辦公室,其中接訪窗口設國土住建交通室、人社民政室、農林水電室、法律援助室、教育衛生計生室、涉法涉訴室等6個窗口。建立和落實“四個全天候”接訪機制,即:重要節點時期全天候、三級二次接訪全天候、處理信訪事項全天候、上下聯動調處全天候,確保關鍵節點、重大信訪事項處理能集中精力、集中時間,整合力量同步化解。
在鄉鎮群眾工作站,通過與信訪維穩調處中心整合,明確鄉鎮黨委書記兼任站長,將信訪室、綜治辦、司法所、便民利民服務中心、信訪維穩調處中心、五老辦公室等工作職責納入群眾工作站統一管理,組織力量參與接待來訪群眾和矛盾糾紛調處,統籌、協調、督促全方位工作,確保群眾在便民利民服務中心、信訪維穩調處中心反映的問題,在群眾工作站做到隨時接待,現場調處、直接答復,實現全天候接訪、“一站式”服務,讓群眾就地表達訴求,降低群眾走訪成本,實現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快速化解、信訪問題在基層得到迅速解決。
在村(居)群眾工作室,通過與村民調解委員會、便民利民工作室形成合力,將村干部、調解委員會、寨老、離退休干部、村級紀檢員、駐村干部等資源進行整合,切實履行矛盾糾紛排查員、重大民情聯絡員、信訪會議召集員的職責,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主任,采取輪流值班、預留電話等方式,每天定時承接和辦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確保“小事不出村”,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同時,從江縣以縣、鄉、村三級群眾工作網絡平臺,建立完善上下聯動共同參與化解信訪問題的“縣、鄉、村(居)三級會診”機制和接待窗口調處、群眾工作中心(站、室)調處、信訪聯席會議調處、黨委政府集體研究調處“四級調處”機制,變信訪事項“轉交辦”為“直接辦”,變只接訪不調處的“中轉站”為既接訪又解決實際問題的“終點站”,變只掛號不治病的“掛號醫院”為既掛號又能治好病的“全科醫院”,著力把初信初訪件化解在首辦窗口環節,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
截至目前,全縣共接訪群眾243批426人次,其中接待窗口調處119件,群眾工作中心、站(室)調處68件,信訪聯席會議調處56件,調處成功率100%,縣委、縣政府集體研究解決信訪事項1件!(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