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六論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
“最后一公里”,通了則黨群齊心,不通則問題多多。確保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就要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義,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把改進作風的成效真正落實到“末梢神經”。
第二批活動單位和黨員干部同群眾聯系更直接、更緊密,服務群眾的主旨也更突出、更鮮明,被形象地比喻為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第二批活動更加突出問題導向、突出服務群眾,目的就是使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使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進一步密切,在服務群眾中贏得民心,汲取力量,不斷提高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進一步增強。
夯實基層基礎,第二批活動是重大契機。把第二批活動組織好、推動好,我們抓基層打基礎就有了寬廣的平臺和有力的抓手。要更好結合基層特點和實際,堅持主題不變、鏡頭不換,促進廣大基層組織積極主動解民難、排民憂、順民意,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能夠成為堅強戰斗堡壘。
市、縣黨委要切實履行活動直接責任人的責任,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把自己擺進去,帶頭開展學習教育、帶頭聽取群眾意見、帶頭查擺自身問題、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帶頭進行整改落實,著力解決自身在“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為基層單位作出示范。
鄉鎮、街道黨委處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線,必須積極參與、自覺行動,結合自身實際,認真抓好學習教育,深入查找是否存在惠民政策走樣縮水、不落地問題;是否存在作風粗暴、濫用職權問題;是否存在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問題,著力解決宗旨意識淡化、進取精神退化、履職能力弱化等問題,著力增強服務群眾意識、提高服務群眾能力。
村一級要把教育實踐活動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整頓結合起來,對軟弱渙散的班子進一步摸清底數,大力整頓問題較多、群眾意見大、軟弱渙散的村級黨組織,選準農村同步小康“領頭雁”。要發揮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作用,推動精準扶貧“六項行動計劃”和“六個到村到戶”落到實處。把村級教育實踐活動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脫貧致富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推進農村同步小康進程。
推進基層發展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著力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黨的基層組織要延伸到農村社會各個層面,推進城市街道“一社區一黨組織”建設,抓好工作薄弱領域的黨建工作,做到哪里有黨員、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黨的活動。要建立和完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便民利民服務中心(站、點),提升服務群眾的功能和水平,讓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作者: 貴州日報評論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