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喪葬殺牛” 是丹寨縣排莫村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不過,現今這種習俗已看不到。殺掉一頭牛,實際上就是“殺”掉了農戶的“半個家當,丹寨縣紀委看到這樣的習俗勞民傷財,便設法破除了。
據了解,“喪葬殺牛”的習俗是當地村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每次喪葬,少則殺1頭,多則殺2至5頭,1頭成年牛價值約1萬元。所以,一次喪葬,會讓不少村民返貧或者是貧上加貧。
2012年4月,丹寨縣紀委干部任家良被派駐排莫村掛任村支部第一書記。上任后,他通過調查走訪,發現“喪葬殺牛”的習俗是導致當地村民經濟貧困的重要原因,于是,下決心將這種習俗破除。
但是,想一時破除這種習俗并不容易,不用說群眾,就連一些村干在內也都不贊成,說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不能改。為此,任家良首先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溝通,他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說服了大家。接著,包括任家良在內的村班子成員又分頭去做群眾的工作。
“群眾的工作比村干部的還要難做。”任家良說,大家花了三個月的功夫村民促膝交談,這才統一了全體村民的思想。
不過,排莫村周邊的排倒、基加、宰沙、烏灣以及丹寨縣排調鎮的雙堯和三都縣的野記等6個行政村都盛行“喪葬殺牛”習俗,要能徹底破除,必須讓這些村寨也動起來,否則,要不了多久,這種習俗在排莫村又要“復燃”。
任家良和排莫村的領導班子又到周邊村寨“活動”。最后,各村寨召開了“移風易俗”大會,達成了破除“喪葬殺牛、宰豬退禮”習俗的決定。
“這些老規矩破除之后,大大減輕了村民們的負擔,大家的經濟條件也有所好轉,這真的是一件好事情。” 排莫村老支書楊秀華說,當初大家都不太愿意,現如今都說這路子走對了。(潘皇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