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縣排調鎮牛角山茶葉協會,以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為宗旨,帶領群眾大力發展優質茶葉種植,為茶農架起致富金橋,受到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牛角山茶葉協會始建于2006年7月。為使更多人加入協會中來,該協會成立后,采取責任到人的辦法,將發動村民加入協會的任務分到每個理事成員,讓他們用自己加入協會后的切身感受和得到的實惠,向群眾宣傳發動加入茶葉協會的優越,結果不到幾年時間,該協會就由成立時的十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 1265人,協會注冊資金由幾千元增加到現在的250多萬元。
協會會員增加后,他們一邊帶領會員開發荒山種茶,一邊與縣里相關涉農部門聯系,力爭在良種引進、規范種植、種苗培育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并抓住縣委、縣政府對大力發展茶葉產業的優惠政策,積極向縣扶貧辦和縣財政局申請扶貧資金,力求獲得肥料、苗木、整地等費用的資助,以擴大茶葉種植規模。因此,這些年來,該協會先后在排調鎮高峰村、南皋鄉灣寨村、揚武鎮龍塘村、雅灰鄉奪鳥村、龍泉鎮的高要村和白元村等6個鄉鎮發動群眾建成了14個村的優質茶葉基地,從而使這14個村的茶葉種植從2006年300畝以上的14戶發展到現在的52戶,300畝以下100畝以上的62戶發展到現在的213戶,并帶動種茶戶由2006年的627戶增加到現在的1942戶。全縣茶葉面積由2006年的1.1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0.18萬畝。2014年上半年干茶總產量達到2400噸,創產值3.2億元,創歷史最高。
據悉,凡參加牛角山茶葉協會的委員,僅茶葉一項,戶均年收入1萬到5萬元,其中,南皋鄉灣寨村茶農姚茂紅開發的650畝優質茶葉基地、30 畝金銀花基地,年創產值400多萬元,純收入達70多萬元,并帶動70多戶農戶種植優質茶葉3000多畝,成為當地老百姓通過種茶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推動者。牛角山茶葉協會會長龍明彪,在排調鎮高峰村黨干片區牛角山開發荒山種植云霧茶680多畝,年創產值500多萬元,純收入80多萬元,并帶動高峰村 110多戶農戶種植茶葉4016畝,年創產值1400多萬元,戶均增收3800多元,還為鄰近的村寨解決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了群眾收入,被人們譽為“牛角山下致富領頭雁”。他經營的企業被州里列為州級龍頭企業,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綠色小康戶”稱號。他本人被丹寨縣委評為優秀黨員,曾被黨干村廣大黨員選為村支書兼村主任,被縣政府評為“優秀茶葉種植戶”、“丹寨縣‘一戶一技能’示范戶”。
牛角山茶葉協會,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茶葉經營的需要,前兩年在縣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成立了“丹寨縣錦雞生態茶葉有限公司”,并按照縣里打造丹寨富硒鋅茶葉品牌的要求,開發了富硒鋅毛尖、烏龍、功夫紅茶、美顏養生果茶等產品。建立了信息網絡,加大了產品的宣傳力度和產品的網上銷售工作,從而使該公司不僅在經營上紅紅火火,生意興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同時還使2.8萬勞動力在茶葉生產中實現人均年純收入在3000元以上,為脫貧致富奔小康,增加了一條生財之道。(龍硯 潘皇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