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深入到貴州黃平縣的鄉鎮、村組采訪,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景象,成片成片的田野里,村民們正忙于春種;農家小院里,“誠信計生戶”牌掛門前,干部群眾拉家常,話產業,歡聲笑語不斷,呈現出一幅溫馨和諧新畫卷。
各鄉鎮,漂亮的計生服務站大樓,醒目的廣告招牌和一處處具有人文景觀的人口文化大院吸引眼球:“優生優育幸福,誠信計生光榮。”“兒多母苦,生活艱苦;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這些規范溫馨的標語口號、一塊塊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展板,隨處可見,讓人目不暇接。
創新宣傳 政策入百姓心田
從縣城前往各鄉鎮的途中,“建設誠信計生,促進和諧發展”、“放棄政策內二孩生育的農村家庭一次性獎勵6000元”等宣傳標語,格外引人注目。
金塘村村民楊昌會從抽屜里拿出幾本宣傳冊告訴筆者:“宣傳冊上的內容很多,沒事就拿來看看,閑談中對計生政策都了解很多,很實在,管用。”
金塘村主任袁小燕告訴筆者,在村里做計生工作多年了,以前感覺是偷偷摸摸搞調查,現在是名正言順去看望,送點雞蛋、白糖等什么的,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宣傳,如今宣傳工作做得很到位,人口計生工作好做多了,村里幾年來沒有一例違法生育的。
在老寨村“誠信戶風采”宣傳欄上,村干部看望新生小孩、考大學、辦喜酒等誠信戶的照片異常醒目,所送財物一一進行公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誠信戶風采宣傳欄目的設置,不僅讓那些受到關懷的誠信家庭感覺很有面子,而且還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宣傳作用。”交談中,李澤祥支書對這種宣傳方式相當滿意。
民主自治 激活計生一盤棋
在黃平,一張張照片生動記錄了群眾踴躍參會的場景,讓人為之感動:或冒雨參會,穿著雨鞋,打著雨傘,披著雨衣,拄著拐杖,背著小孩,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或時值正午,驕陽似火,現場群眾汗流浹背,仍然在認真聽取鄉、村干部宣傳誠信計生工作;或月明星稀,院子里、堂屋內,大家討論村規民約……
采訪中,群眾反映,過去對計劃生育的優惠政策知道得不多,也很少開會商量討論什么計劃生育,村民沒有什么發言權、表決權。現在不同了,育齡群眾的話語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知道自己該遵守哪些計生政策。計生家庭可以享受的優惠全部寫進了自治公約并公諸于眾,大家都知道哪些情況可以享受優惠,哪些不能。
平溪鎮亞印村有一位叫張光德的老人,今年65歲,村里的計生協會會員,今年他也主動交了1200元的會費。“村規民約,是我們大家參與討論通過的,政府信任我們,我們也要支持政府,既然我參與了,更要帶頭,這是做好事, 交1200元會費,我老頭子愿意!”老人的一番話, 讓大家敬佩不已。
言而有信 破解計生新難題
講誠信,就要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黃平縣在開展“雙誠信、雙承諾”工作中,始終堅持言行一致這一準則。
據當地干部介紹,各鄉鎮在召開誠信計生群眾會時,與會群眾或多或少有些疑慮:自治公約中的那么多優惠政策,能兌現嗎?干部說的話算數嗎?
2012年6月21日,村計生協會員凱其德的母親不幸過世。按照《村規民約》規定,會員家屬死亡時,村計生協應當組織送花圈1個、鞭炮一掛、慰問金200元。村里干部說話還算數嗎?正當大家疑惑之際,只見協會理事會成員扛著花圈、手提炮仗來到凱其德家并送上慰問金。
“計生協會員家庭有紅白喜事,協會小組成員都會去看望。如今,村干部與群眾之間關系融洽,支持計劃生育的群眾越來越多。” 村民雷定文和蔡基營說,“是村干部的誠信,徹底打消了大家當初的疑慮。”
黃平縣紀委書記楊正榮說:“雙誠信雙承諾”工作深得民心,日益發揮著不可想象的作用,全縣上下說誠信、守誠信的濃厚氛圍正在形成。”
目前群眾簽訂承諾書已達9萬余份,簽約率達到95.2%。2013年,全縣新增農村獨生子女家庭290戶,累計推遲二孩生育7200戶,發展會員7.3萬名,吸納會費176.58萬元,社會撫養費在2012年征收了1414萬元的基礎上,2013年又征收了社會撫養費1993萬元,創歷史新高。
“意想不到黃平縣人口計生‘雙誠信雙承諾’工作推動得如此之好,群眾參與熱情如此之高;意想不到取得的效果如此明顯,工作進展如此之快;意想不到計生協在誠信計生工作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如此之大!”黔東南州人口計生委主任黃祥友對黃平縣“雙誠信雙承諾”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吳 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