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我們老年人的共同心愿。自從我們村“老年協會”成立以來,老年人參政議政的人多了,失落感少了,關心集體事業,講奉獻的人多了,街頭巷尾講是非的人少了。”這是石引村80多歲的老人協會會長劉榮熙深情地說道。 據了解,石引村老年協會是自發組織的群體,在2009年10月成立。在成立前石引村的老人們已到劉榮熙老人家聚集在一起看電視、聊天、謀劃村級發展事務已有3年多時間,劉會長看到老年人在當地各項事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建立老年協會組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后來經劉榮熙老人牽頭組建了老人協會組織,為了做好籌備工作,他跟村兩委協商,爭取得到村兩委的支持和幫助,解決了活動場所。由于資金欠缺,后來又在村互助會及村民們的大力支持下,捐得7000多元錢購買了電視機、影碟機、桌椅板凳、風扇、象棋等設備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近年來,老年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他們經常組織學習時事政治以及黨在基層的方針政策,并實行親情化管理模式,每當會員有病他們組織人員探訪,家庭生活困難上門慰問,家庭出現糾紛協助調解教育,于是很多老年人也樂意向自己的組織反映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很多老年人都說:有了這個組織,反映問題方便了,解決問題容易了。為了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石引村利用傳統節日組織老年協會召開老年人座談會,通報一些工作和經濟發展情況,傾聽老年人的心聲,征詢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老年人協會組織成為了村級工作的得力助手。幾年來,老年人們利用自己的優勢在村里調解幫教、計劃生育、禁毒禁賭、維護社會治安、修路改水、整治村容村貌、引進經濟項目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受村支部和群眾的好評。目前,老人協會為村級發展謀事12件,化解矛盾糾紛20余件,成為了村級建設新引擎。 敬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深懷愛老之心,恪守助老之責,善謀養老之策,多辦利老之事,積極主動地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使老年人長期為新農村建設發揮余熱。(林世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