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13日早上,平秋鎮政府門口熱鬧非凡,三輪車、皮卡車、摩托車排放有序,村民們喜笑顏開的把薯苗裝袋上車。突然一句話吸引了筆者,“我今天領了2畝的紫薯苗,不但不要錢,聽說栽下后上級部門還要發肥料呢!我要認真栽種和管理,到秋季將收到8000斤的紫薯,每斤2元出售,可收1.6萬元呢!現在國家政策真是太好了,惠農富農方式也越來越多,實在感謝黨委政府,又讓我們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渠道。”這石引村種植大戶陸顯來激動地說。
近年來,平秋鎮為找準產業定位,實施農業特色產業化,抓好產業基地建設,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規模化經營模式,做大做強薯業(馬鈴薯、紫薯)產業基地。為了做好產業種植建設,積極做好項目政策宣傳,組織發動,選定產業建設示范點,落實產業項目建設農戶、地塊、種植規模等工作;種植后將明確科技人員,長期蹬守在產業基地進行生產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確保惠農政策出成效。
據悉,本次發放紫薯苗共計120萬株400余畝,涉及平秋、石引、高壩、萬豐、更我、圭葉6個自然村寨,惠及農戶255戶,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3.5萬元。(林世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