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凱里經濟開發區通過改革創新,放寬市場主體準入,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大力鼓勵和引導社會創業,促進了民營經濟加快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區民營企業完成500萬元以上工業總產值21.29億元,同比增長50.41%;完成工業增加值5.27億元,同比增長80.21%。
自今年3月初以來,該區在全州率先推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對企業前置審批實行“先照后證”,允許“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度,允許“零首付”,降低企業準入門檻,激發了市場活力。截止7月底,全區共新增注冊登記企業98戶、注冊資金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535%;新增注冊登記個體工商戶209戶、注冊資金216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5%、304%。目前全區在冊私營企業總共達963戶,注冊資本40億元;在冊個體工商戶共達2501戶,注冊資本11.4億元,市場主體規模迅速擴大。
大力扶持,優化服務,讓企業全力以赴搞建設、抓發展。對高新技術項目優先供地,為項目建設提供水、電、氣、路、通訊、閉路電視、排污管道等“七通”。對在建項目減免應交納的有關行政性規費,對建設進度快、投產達產快、獲得馳名商標、成功上市的企業給予獎勵。每年預算安排企業發展基金,用于企業擴能技改貸款貼息。積極幫助企業融資,去年以來爭取各金融機構投放區內企業信貸資金6.96億元。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成立了醫藥、物聯網產業園區服務工作指揮部,工管委領導既是指揮長,又是產業園“園長”,把服務園區、服務企業的“關口”前移,主動上門,靠前指揮,“零距離”、“無障礙”服務企業。明確部門和專人全程代辦項目建設手續。對重大項目和企業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開辟“綠色通道”,鼓勵全民創業。積極服務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學生自主創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對返鄉農民工創辦個體、企業等經濟實體實行零首付創業,對在校大學生創業推行個體經營試營業。深入開展電話服務、上門服務、優先服務、免費服務、主動服務、跟蹤服務,扶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今年上半年,共為320余名大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幫助56名退伍軍人、殘疾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從事個體工商經營。( 蔣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