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盛夏時節,沿320國道走進凱里經濟開發區,一片熱熱鬧鬧的施工場景呈現眼前:有的工人正在抬拉鋼筋,砌筑墻體,揮汗如雨;有的挖掘機正在開挖基坑,轟鳴震耳,塵土飛揚;有的工人正在焊接板房,焊花飛濺,忙個不停;有的車輛正在拉運材料,來回穿梭,緊張有序。這是該區全力打造醫藥產業園呈現出的可喜景象。
近兩年來,凱里經濟開發區依托黔東南豐富的藥材資源,把醫藥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主導產業來抓,一改過去“天女散花、隨地放養”模式,規劃建設醫藥產業園,把醫藥類項目集中起來,統一進行服務與管理,推進了“產業積聚化、企業園區化”進程。
該區醫藥產業園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布局有生產加工制造區、交易市場配送中心物流區、民族醫藥文化傳承健康體驗養生區、技術創新研發孵化區和綜合服務配套區等五大版塊。從去年初啟動建設以來,已完成基礎場平400畝,水、電、路、燃氣、通信都已通達園區,完成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建設投資2.5億元。現已入駐苗之靈藥業、銀黃藥業、苗嶺醫藥、新峰民族藥業、苗珍堂藥業等13個項目,主要生產藥品、草藥制品、中藥飲片、醫療器械等,總投資50億元,均在有序建設。其中,苗之靈藥業一期中藥飲片生產項目已經試產;銀菲生物科技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總量的80%;苗仁堂藥業第一期項目基本建成,正在安裝生產設備。
在醫藥產業園建設中,該區把醫、藥有機結合,把藥品生產與健康產業、服務產業有機結合,引進了投資建設健康產品、保健食品和為醫藥企業配套服務的銀菲生物科技、苗仁堂藥業、現代醫藥物流配送中心、中藥材專業批發交易市場等項目。今年4月,又引進了民族醫藥文化產業基地項目,已完成概念性規劃,正在進行建設控制性設計,計劃投資建設苗侗醫藥展示一條街、苗侗藥材交易市場及物流中心、養生中心、療養中心、養老中心、康復中心、食療中心、民族醫院等,把醫藥產業園建設成為集藥品生產加工、配送、銷售、研發、展示、體驗、康復、養生為一體的高標準專業園區,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
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醫藥產業園發展。該區積極轉換“角色”,突出引導和服務職能。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成立了醫藥產業園服務工作指揮部,工管委領導既是指揮長,又是產業園“園長”,把服務園區、服務企業的“關口”前移,主動上門,靠前指揮,“零距離”、“無障礙”服務企業。支持企業與四川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中醫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明確部門和專人全程代辦項目建設手續。對特殊事項實行個性化服務,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統一規劃建設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及生活配套設施,多形式建設標準廠房,完善園區功能,提高園區吸引力和競爭力。
為提高醫藥產業園的集聚能力,該區對前幾年已經建成投產的醫藥企業實施搬遷,“退二進三”,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生產能力,打造特色品牌。截至目前,該區已經投產的規模以上醫藥企業共有飛云嶺藥業、中泰生物科技等2家,今年上半年共實現產值2.44億元,工業增加值0.86億元,工業銷售產值1.79億元。貴州飛云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5條膠囊劑生產線,擁有國藥準字批文67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苗藥“益肺止咳膠囊”、“隔山消積顆粒”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貴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擁有多個國家發明專利;有1家醫藥企業已成功上市。( 蔣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