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至2月4日,尚重片區主打苗族、侗族鼓藏節:
加盟牯臟節的苗村侗寨,因地緣關系分為若干個“牛場”,每個寨子辦節周期為7年。時間大多在農歷新年期間,也有的村寨選擇秋收以后。節日期間,活動內容包括祭祀、踩歌堂、斗牛等,儀式莊重神秘。
1月31日至2月6日,肇興景區月也新年:
“月也”系侗語,是寨與寨之間集體走訪作客的大型社交活動。“月也新年”,有唱侗歌、抬官人、演侗戲等文化活動。
1月31日至2月2日的三龍侗寨新年歌會:
三龍是侗族大歌的祖源地。傳說中的“四耶傳歌”、“斷扁擔”、“曬歌本”就發生在這里。每年正月初六,永從鄉九龍、中羅村及雙江鎮登界村以及周邊各村寨村民會齊集九龍、中羅侗寨,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祭祀他。祭祀期間舉辦侗族大歌對唱及展演、村與村之間的“月也”等活動。
2月3日至4日的侗族述洞侗寨新年多耶:
述洞擁有被稱為“鼓樓始祖”的獨柱鼓樓和卡房。新年期間,述洞的主要活動場所為鼓樓、卡房、戲臺,內容主要為上演侗戲,或對唱侗歌——哆嘎,或手拉手哆耶踩歌堂——哆耶。
“玩故事”又稱“裝故事”,是黎平新年的一種傳統節慶形式,新年期間,由喬裝打扮的少男少女演員在人工扎出的臺架上扮演傳統故事,并由成人抬著走街串巷,與市民互動,極盡歡樂。“玩故事”系明洪武年間因駐軍屯民而從江南一帶傳入,融合了黎平周邊侗、苗民族的一些文化要素,融教化、祈福、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
2月5日的洪州歸壘草苗節:
400年前,湘、黔、桂三省草苗(苗族)首領云集歸壘,制定草苗相關條約,400年后,三省草苗同胞共建歸壘鼓樓8角型21層高。為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歸壘寨舉辦“歸壘草苗鼓樓竣工慶典”晚會。
2月6日黃岡臺官人節:
黃崗是“男聲侗族大歌之鄉”,其男聲侗族大歌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女聲侗族大歌溫柔婉約,沁人心脾。正月初七,該寨要舉辦抬官人節,視來賓為貴客,用滑竿抬著周游全寨,然后集中到歌堂坪上踩歌堂。晚上,五個房族之間互相邀約對方的女孩到自己的鼓樓里,與客人一起暢飲、歡歌達旦。
2月6日水口茨侗傳統婚俗:
新年前,侗族新娘在媒人的帶領下悄悄來到新郎家,“金屋藏嬌”至正月初五。
正月初六這一天,全寨新郎們以家庭為單位大宴賓客,并熱熱鬧鬧地將新娘們送回娘家。正月初六這一天,全寨會送走多位新娘,同時迎回多位嫁出去的姑娘,熱鬧非凡。
2月7日至9日六甲祭薩節:
以龍額鎮“八甲”二十二侗寨為主的侗族村寨,每年正月初八至初十,自發組織到六甲薩歲庵堂舉行盛大的祭薩活動。祭薩活動時,二十二侗寨的寨老隊、花臉隊、“抬官人”隊和男女青年身著盛裝、敲鑼打鼓、吹蘆笙、舉寨旗,聚齊到六甲薩瑪元堂舉行祭薩儀式。請薩、焚香、獻茶、繞堂祭拜、鳴鐵炮、踩歌堂。
2月9日高青、高巖苗族節:
地平鄉高青、高巖苗族風情濃郁,刺繡、織錦都非常精美。共稱“諸葛錦”。趕坡會期間,各寨男女穿上節日盛裝,追隨各寨特有的“苗旗”,齊集坡頭,男賽蘆笙,女賽女工。(黃沙 陳文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