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黎平縣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扶貧攻堅中大力推動項目落實,堅持以發展惠民生、以民生促發展,大力實施“十大民生突破工程”,使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攀升。
2013年,該縣實施以“三化”興“三農”,綜合施策,協調推進扶貧開發第一民生工程。實施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和素質提升、產業發展、扶貧攻堅、民生事業 “四大富民工程”;啟動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程,敖市、壩寨、中潮、雙江等4個鄉鎮實現“減貧摘帽”,實現全年減少貧困人口3.13萬人。
充分發揮政策扶持引導作用,優化“縣、鄉、社區三級聯動”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全力助推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全年新增婦女小額擔保貼息貸款6111.5萬元,新增城鎮就業569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92萬人。
大力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民生工作。社會保險五項險種參保達33萬人次,參保率為99.41%,基金征繳10950萬元;建立了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核心,以醫療救助、應急救助、災民救助和農村五保供養等制度為配套的多層次廣覆蓋的城鄉一體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607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5661戶。
實施了“9+3、4+2”等教育工程項目29個,黎平四中、黎平職校等教學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實現本地招生辦學;三中和三小搬遷建設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穩步實施。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實施衛生項目3個,縣醫院綜合大樓竣工,新中醫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婦幼保健院搬遷工程啟動;中心鄉鎮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全縣非公立醫院發展到6所;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啟動殯葬改革工作;人口與計劃生育、體育、文化、殘疾人事業等公共服務水平顯著得到提高。(姚吉宏 楊代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