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雷公山的山頂嗎,共產黨的恩情比它還要高,你見過清水江的流水嗎?共產黨的恩情比它還要長,從天上到地下,找不出更好的贊美黨的話……”平日大清早,方祥鄉陡寨村委大喇叭便傳出悠揚而激奮人心的歌聲,給寂靜的山村增添了優美歌曲所帶來的喜慶。優美歌曲過后,“各村民請注意,現在通知兩個事情,第一是昨天村里拉來了一批果樹苗,請各小組長馬上前來領取去發放給村民種植;二是近來干旱少雨,全體村民要特別注意嚴防山火和寨火的發生……”村支書鏗鏘有力的話語在幽靜的山村里回蕩,人們又從欣賞優美音樂中回過神來傾聽村委的事務通知。
據了解,雷山縣方祥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兩個文明”建設,要求各村委會積極、充分利用遠程廣播設備,加強對群眾進行防火、防盜、法律法規、“控輟保學”等的宣傳教育。為此,每當清晨,坐落在雷公山腳下的方祥鄉陡寨、平祥、水寨等苗寨,遠程室的擴音廣播就已響起,主要播放和宣傳《婚姻法》、《義務教育法》、《村規民約》、農技推廣及土地管理和使用等法律法規。此外,還摻插播放些激勵人心的通俗歌曲,為加強農村兩個文明建設,提高農村群眾的法律法規和文化生活水平,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發揮了有效作用。也因此使偏僻的方祥山區告別了 “晚上聽狗叫,半夜聽雞叫,天明聽鳥叫”的歷史。“這兩天村里的廣播不響了,我倒有些不習慣啊,是不是廣播出了故障,或是村干部出差去了?”村民李阿不經意間流露出對村里廣播的依戀。
這遠程小喇叭,成了村里可管可控的政務信息發布、政策宣傳及防火防盜、緊急施救等預警應急指揮平臺,在突發性事件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它的應急功能,是新農村建設不可或缺的宣傳陣地,真正成了方祥鄉村民的“順風耳”和“信息窗”。(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