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積極培育良好社會風尚,提升公民道德素質,提高文明創建水平,雷山縣“四注重” 推動“道德講堂”在全縣各單位、鄉鎮、村、學校及企業深入開展,掀起“道德講堂”活動熱潮,傳遞道德“正能量”。
注重先進人物熏陶。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身邊先進人物事跡,請上講臺,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活動引導干部群眾“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日前,有全縣230多名副科級干部參加的“道德講堂”課上,縣政府調研員楊躍奎就“遠學焦裕祿,近學吳秀忠”開展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文體廣電局等單位邀請該縣“草鞋記者”—— 張希才到“道德講堂”講授他對職業的執著與熱愛,很是貼近現實生活。通過一番道德的洗禮,凈化了干部的心靈,使大家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營造了“學好人,當好人,當好公仆”的社會氛圍。
注重評選活動引領。在“道德講堂”上注重宣傳和提倡踐行“真、善、美”,大力弘揚文明、友善、和諧的社會正能量。為在全縣弘揚助人為樂、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等精神,該縣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貴人善行——最美雷山人”為主題的最美公仆、最美家庭、最美村民、最美守法戶等十大類型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用最美的“力量”構筑社會文明的基石,在全縣形成了學習和踐行“真、善、美”的良好風尚。
注重試點示范帶動。根據部門、鄉鎮性質和不同需求,抓出一批供全縣借鑒學習的機關、鄉鎮、學校、企業等不同類型的“道德講堂”試點,打造有品德高尚、經驗豐富、善于講授的宣講隊伍,做到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逐步推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各部門、鄉鎮共舉辦大小“道德講堂”專題講座130余次,掀起了舉辦“道德講堂”的熱潮。
注重活動成效考查。一直以來,雷山縣把公民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通過制定領導小組、活動方案、管理制度等,將“道德講堂”納入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等考評內容,縣文明辦加大對活動開展的督查、指導力度,開展“優秀宣講員”“星級講堂”等評選活動,切實想法把“道德講堂”辦好、辦實、辦出成效。通過“道德講堂”這一傳播真、善、美的平臺,在全縣形成傳播文明、弘揚新風的生動局面,為雷山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凝聚“正能量”。(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