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干部為民親民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和為民服務水平,雷山縣采取“五道防線”,嚴防鄉鎮干部“走讀”現象發生。
強化紀律教育。開展對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和紀律觀念等教育,點明“走讀”問題的嚴重性,做足“里子”擰好“小開關”,引導鄉鎮領導干部處理好“大家”與“小家”的關系,防止和克服個人主義,想法使鄉鎮干部“蹲得住”、“沉得下”。
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完善嚴禁縣鄉領導干部“走讀”的規定及班子成員住夜制度。工作日期間,縣和鄉(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除外出參加會議、出差等特殊情況外,都要住在工作所在地。全面推行“531”工作制,要求鄉鎮領導干部每周在鄉鎮工作不少于5 天,居住地不在本鄉鎮的領導干部每周在鄉鎮住宿不少于3個晚上,每天晚上黨政主要負責人必須有1人駐鄉鎮。
強化值班制度。建立健全值班制度,每逢雙休日、節假日,均采取輪流值班方式,明確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在崗值班。值班人員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和值班電話等信息,通過政務公開欄向群眾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強化出勤公示。嚴格考勤制度,建立健全干部去向、出勤公示制度,各單位、鄉鎮在顯著位置懸掛干部工作去向牌,干部因公外出和下村要報備,事假、病假則嚴格請假手續。領導干部上下班、值班實行簽到登記,嚴格簽到時間、地點、人物,防止遲簽、補簽、代簽等不實行為發生。
強化明察暗訪。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等通過明察暗訪、跟蹤督查、電話抽查、“點名見面”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對鄉鎮領導干部是否存在“走讀”行為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并將檢查結果作為鄉鎮及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暢通群眾舉報渠道,采取設立舉報信箱、公布監督電話、提供網絡監督平臺等,充分接受群眾對干部“走讀”問題進行投訴舉報。
“以前每到星期五下午五時,你想去鎮政府辦事,看到的是各個干部拎大包提小包急著趕車回縣城(回家),哪還有心思為你辦事,‘要辦事星期一再來辦哈’——一句話就將你打發了,F在可不同,不講是周五下午,就是雙休日也有干部值班了,我們老百姓到政府辦事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滿意答復。”大塘鎮新聯村村民任大伯對整治干部“走讀”取得的成效給予點贊。(李格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