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雷山縣深入實施“環境立縣、旅游強縣”戰略,按照“一業帶三產”發展模式,傾力打造“全國旅游名縣”,發揮后發優勢,促使雷山成為體驗苗族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據悉,2014年該縣繼續緊緊抓住貴州省重點打造100個旅游景區、黔東南州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態和自然生態旅游經濟圈、加快建設環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區等機遇,按照提升西江、打造雷公山、挖掘郎德、配套縣城,形成環線旅游綜合體的思路,立足于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以5A級旅游景區標準打造西江、雷公山、郎德及縣城,傾力推進西江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雷公山景區開發、苗族風情旅游綜合體、苗疆盛世綜合體、游客服務中心、郎德景區旅游開發及歷史文化名村保護、雷山縣郎德南統服務區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景區服務功能;全力加快推進凱里至雷山高速公路、雷山縣蚩尤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網絡。今年1至10月,共完成投資11.48億元打造旅游景區及完善交通網絡,共接待游客418.2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84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3.52%和28.39%。
據了解,該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以苗族為主的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富有極其深遠的文化內涵,特別是苗族傳統的民族文化,光彩奪目,被譽為苗族文化中心。目前已將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郎德苗寨、雷公山森林公園、大塘新橋水上糧倉、麻料銀飾村、烏東水系景觀、掌批超短裙等打造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原生態鄉村旅游品牌,成為游客爭搶體驗鄉村旅游的拳頭產品。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國苗族銀飾之鄉”、“貴州省十大最具影響力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中國最佳魅力旅游名縣”、“貴州省文明創建先進縣城”、“中國最美的小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楊紹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