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廖飛在回答記者提問 張麗 攝
“我們將在一些古村寨進行旅游試點,禁止酒吧,讓游客抽簽進入。”3月10日,在貴州省委宣傳部全國“兩會”宣傳工作組組織的“美麗鄉村•四在農家”貴州主題宣傳活動上,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廖飛說,黔東南將在旅游打造過程中,避免過度商業化,以此保護好黔東南民族的“根” 和“魂”,通過生態和文化的差異化競爭,真正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
“不要過渡的商業化。”廖飛說,黔東南也在思考,像西江千戶苗寨這樣的地方,是黔東南州成功打造的第一個旅游村寨,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說商業形態,如何避免過度開發?
廖飛說,在今后的景區打造中,黔東南州就考慮在一些古村寨里,不設酒吧和卡拉OK。“需要玩這些的,可以去凱里城區。”廖飛說,在肇興旅游的開發上,黔東南就注意了這個問題,前期就建立一個良性互動的機制。
廖飛說,今后,從保護的角度,黔東南將采取一些限制游客的措施,游客憑抽簽進入,也許是三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二通過網上,通過旅行社來提前預定,剩下三分之一自己抽簽,抽不到就走了。“否則的話很難想象這個地方還能保住。”廖飛說,發展旅游必須要走商業化,但不要過渡商業化。
廖飛說,黔東南將通過民族文化和生態優勢資源,走差異化競爭道路,打造國際化旅游目的地。
“保護生態和文化的同時,也要遵守國際旅游的基本元素。”廖飛說:“絕大部分游客的想法,哪怕是從觀光游走向深度的休閑游和體驗游,是享受的,而不是苦行僧的生活。”
廖飛說,目前黔東南選擇了12個村寨,把民居改造成為鄉村旅館,在保持當地生態和文化的同時,旅館里按照國際標準裝修,以便真正的實現國際化。
涉及美麗鄉村建設時,廖飛說,黔東南將扎扎實實的做內在的質量,做技術革新,在環保和防火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進行工廠式的打造。(記者 蘇江元 趙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