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唐云芳)據悉,近期網上流傳著一則蕨菜易誘發癌癥的消息,流傳多吃蕨菜會增加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相關專家解釋稱,蕨菜是否致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臨床數據證明,只要不過量食用,就不會有太大影響。
3月29日,記者走訪凱里幾大農貿市場發現,賣蕨菜的小販還真不少,但購買蕨菜的市民卻不多。“要買蕨菜嗎?每斤3元。”一名小販看見記者在攤前停留于是吆喝到。隨后,記者在旁邊觀察了10多分鐘,雖然蕨菜很新鮮,但是前來購買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小販納悶地說:上個星期,蕨菜剛上市沒有多久,特別好賣,但是這幾天卻幾乎沒人買了。
滯銷的蕨菜
在苗都農產品批發市場,記者發現有一位賣蕨菜的小販搭的棚里至少有幾百斤新鮮蕨菜。問及生意狀況,他表示很難賣出去。記者隨后詢問了小販是否知道網傳的“蕨菜致癌”新聞,小販稱自己常年露天工作并沒有機會上網看到此類信息,但是不知道最近生意的冷淡是不是受此影響,并且表示自己販賣的蕨菜屬天然采摘,不會如網上那般恐怖。
記者接下來走訪了多名少數民族蕨菜販,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網傳的蕨菜致癌新聞,這在以往幾年是從未聽聞的,菜販子們都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對此事進行市場調節,讓大家的菜籃子變得豐富又健康安全。
隨后記者又來到凱里市金地花園菜市場,詢問了正在買菜的賈婆婆,賈婆婆平時挺關注新聞,見到記者對此事在調查,便熱情的和記者交流:“我們家有兩個孫子,一般都只在菜場買菜,菜場的菜品多且新鮮,大多來自周邊鄉鎮,吃起來放心。每天我和老頭子都看報的,說的蕨菜致癌的事件我們都知道,我相信這種東西有它的研究依據,但是蕨菜的季節并不長,我們都是購買時令蔬菜,應該沒有網上傳得那么嚴重。何況我也吃了幾十年了,也沒有事啊,身體一樣健康。”
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等,野生在林間、山野、松林內,是無任何污染的綠色野菜,不但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還有清腸健胃,舒筋活絡等功效。
據報道稱,“有科研人員從蕨菜中提取出了原蕨苷,它可能會誘發癌癥。”但是長期從事蔬菜研究的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園藝系主任羅慶熙認為,蕨菜富含纖維,某些方面對人體是有好處的。它的風險度和香煙、臘肉類似,是否對人體產生影響取決于食用的量。不過蕨菜即使通過高溫烹飪后也不能徹底清除原蕨苷,所以建議少食用。
記者隨后也致電黔東南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該單位相關人員聽聞記者的敘述后,表示在凱里市內并未聽到此類傳聞,并建議市民不要因此引起恐慌,蕨菜屬于農產品,具體的相關定論需要進一步找聯系農委對此進行研究,相信會帶給大家一個安全又豐富的菜籃子市場。
延伸閱讀
烹飪蕨菜先用開水焯
蕨菜致癌說起源于2010年,食品工程學博士云無心在互聯網上發表了《純天然的野菜居然會致癌?》一文。文中指出,因為蕨菜里含有一種名為“原蕨苷”的物質,是誘發癌癥的罪魁禍首。
據了解,蕨菜是野生菜,在烹飪過程中,先用開水焯一下,可大大降低“原蕨苷”含量。記者在此提醒市民最好選購新鮮的蕨菜食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