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5月6日,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迎來了三十歲“生日”。這個建于黃平縣飛云崖的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
紀念博物館三十歲展板
據介紹,1984年,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正式落戶于黃平飛云崖,1987年12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展館原設在黃平飛云崖月潭寺養云閣內,1988年9月遷至飛云崖大佛殿。博物館包括展廳、倉庫、民族文化交流培訓中心、蘆笙場等配套設施,占地面積2405平方米。
游客在餐館博物館
現館藏貴州境內苗、布依、侗、彝、水、瑤、回、仡佬、壯等十七個世居少數民族的節日文化文物1200余件和一批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
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2000年起因修繕大佛殿而休館。2009它被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免費開放博物館,2009年12月25日實行免費開放。
該博物館自免費開館以來,年接待游客量20多萬人次,成為了黃平縣旅游的一大亮點。黃平縣乃至我省通過貴州民族節日文化博物館這一載體,有效的保護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與內涵,又使多樣的少數民族節日文化得到延續和傳承。 (吳鵬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