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他是群眾心目中的最美村支書,我們為有這樣的好村干而感到慶幸!”黎平縣德順鄉龍安村的老百姓是這樣評價龍明坤的。在今年“七一”表彰大會上,龍明坤被鄉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6月27日6時30分,龍明坤接到龍安村飛腰寨村民的緊急求助電話,稱6時許,飛腰寨因遭受持續大暴雨襲擊,5棟民房被泥石流無情的摧毀吞噬,49間民房全部倒塌被埋,4名群眾失蹤……
災情就是命令。龍明坤第一時間啟動救援應急預案,電話通知飛腰組組長組織得力群眾開展自救,隨即向鄉領導匯報災情求助外援。救災如救火,早餐來不及吃,便組織100余名群眾趕往受災現場……
6時40分左右,他與救援人員徒步冒雨前行。一路上,由于前往飛腰寨的公路多處塌方堵路,無法及時趕赴現場。此時龍明坤果斷采取應急措施,組織大家架設簡易人行橋,并及時電話調派2臺挖土機參與救援,1臺負責疏通道路,1臺趕往現場救援,為搶險救人贏得了寶貴時間。
7時20分,龍明坤率領外援先譴隊伍趕到災區。“現場成了一片廢墟,慘不忍睹。救人要緊,我們馬上投入到搜救的戰斗中。”龍明坤說。
與泥石流搶奪生命,汗水和雨水交融,忠誠與職責并行。幾分鐘后,2名被埋的男子被救出,生命跡象尚好,但受了重傷。龍明坤一面組織人員捆綁擔架,送往縣醫院搶救。一面繼續組織大家搜救被困的另外兩名失蹤人員。
縣、鄉救援隊伍一撥接一撥紛紛抵達救災現場。縣、鄉、村三級干部和武警、消防、民兵應急分隊官兵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一邊疏散災區群眾,一邊用油鋸鋸斷木料、破拆房架、搬離阻礙物,采取挖、刨等方式開展搜救。
整個搜救現場顯得格外肅靜,緊張有序,分秒必爭,每一秒都牽動著龍明坤急切的心……
11時30分左右,2臺小型挖掘機抵達現場參與搜救。15時許,被埋的一名嬰兒被救出。18時45分,最后一名被埋的中年婦女被救出……嬰兒和婦女救出時均無生命跡象。經過近12個小時的緊急救援,4名被困群眾全部救出,其中2人受重傷,2人不幸遇難。
龍明坤始終沖在搶險救災工作第一線。協調調集搜救的油鋸、油料,向縣民政部門統計上報受災損失情況,走訪慰問受災農戶,耐心安撫、引導遇難人員親屬,分配救災帳蓬、棉被等救災物資,做通被搬遷農戶的思想工作、落實整寨搬遷場地……這些都需要龍明坤親力親為,協調解決。
然而,沒有誰想到,當龍明坤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時,身患膽結石、腎結石的母親正在醫院住院治療。還有他種植的16000包地菇受災,9畝百合被淹,經濟損失達14萬余元。
龍明坤201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13年12月擔任龍安村支部書記。一個黨齡不足3年的共產黨員,一個新上任200天的村支部書記,在大災大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搶險救災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龍安村的支書我們選對了,在災難的熔爐中這顆金子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德順鄉黨委書記王平森說。(周志光 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