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周燕玲) 7月20日,在第七屆中國·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節暨2014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到來之際,黔東南州舉辦第二屆“百佳繡娘”評選活動助陣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節。
據了解,此次參賽作品要求除錫繡、挑花自主選擇底布和絲線外,其余繡法底布統一使用黑色或紅色手織布,均由組委會提供;絲線及其它材料由參賽選手自行準備;底布規格統一為20cm×20cm。
比賽時間共計11天,初賽10天(7月9日—7月18日),選手以縣為單位在統一命題要求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刺繡圖案居家刺繡,初賽階段作品不得繡完,必須留存一天的刺繡工作量在決賽當天完成;決賽1天(7月20日)在州內集中進行,由專家組現場評定打分,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60名。
本次比賽所有獲獎者均可按照規定要求參與黔東南州民間藝人等級評定。評選結束后,組委會工作人員在征得參賽選手同意,雙方共同對獲獎選手的作品進行評估作價,并及時整理作品相關資料,參與黔東南州婦女民族手工產業協會組織的淘寶拍賣活動。
黔東南民族手工產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多彩,工藝獨特精湛,它已經融入了當地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歷年開展的“多彩貴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大賽中,我州共有300多名婦女獲獎,其中特等獎3人,一、二、三等獎有20余名,目前我州能夠從事手工產業生產的婦女至少有20多萬人以上。已開發、生產投入市場的民族手工旅游商品有300多類、200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已逐步成為具有黔東南地理標志和鮮明苗、侗民族特色的朝陽產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