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筆者從岑鞏縣旅游辦獲悉,該縣思州石硯入選貴州省“縣域文化產業發展‘三個一工程’名錄”。這個帶有地域性標志的特色文化符號,將為該縣的文化旅游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
“三個一工程”是指貴州省文化廳2013年啟動實施包括“文化產業示范村、優秀演出團、特色文化產品”三個方面在內的非遺項目。獲得此項名錄入選的思州石硯,貴州省文化廳將給予一定項目的資金扶持和相關專家對此項非遺文化遺產項目的指導,以促進思州石硯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及保護,更進一步地促進該縣地域文化產業的壯大和發展。
香港鳳凰衛視到岑鞏拍攝思州石硯專題片
岑鞏縣地處貴州東部,古名思州,始名于唐,開府于明,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史學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貴州”和“走進思州看貴州”之說。
思州石硯,因硯材產于思州治地(今岑鞏縣)而得名。古名蠻溪硯,譽名“黑端”,又名金星石硯,簡稱思硯。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名傳于漢代,唐產銷于市。清朝蔣深《思州府志》載“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獲之等球璧’,‘米蒂見之,必然下拜’。元、明、清時,思硯列入物產、貨類產銷于市,作土貢名品。
2009年,該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思州石硯文化藝術之鄉”;2012年,榮獲“2012最具投資發展潛力文化旅游縣”殊榮;2013年,榮獲“亞洲金旅獎·大中華區十大旅游名縣”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