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侗族大歌”廣西根植地之稱的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3月1日舉辦“二月二”大歌節。沿著蜿蜒于黔桂之間的榕江,遠山陣陣迷蒙,伴隨著一群著盛裝侗家妹哼的侗族大歌,加上侗族小伙洪亮的蘆笙,一張張木排順水而下,重現了歷史上千張木排下溶江的壯觀景象。
圖為廣西千年侗鄉三江梅林鄉放木排下榕江現場。 楊明 攝
圖為廣西千年侗鄉三江梅林鄉放木排下榕江現場。 楊明 攝
在狹長的榕江上,一張木排緊跟著一張木排順水向下流去。木排上穿著侗族服飾的百姓,彈琵琶、唱侗族情歌、吹著蘆笙。下急灘時,放排工們齊力吆喝,浪花四濺,遠遠望去長長的木排就像一條戲水的長龍。江邊上,觀看木排的觀眾層層疊疊,一路緊隨木排的步伐。
梅林鄉黨委書記羅曉峰介紹,放木排活動不僅是為了再現歷史上千張木排下榕江的壯觀景象,也是為了紀念侗族情侶文中和金妹忠貞的愛情。
據了解,1842年8月,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地成為中國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通商口岸開放后,毗鄰廣州的廣西梧州成為華南主要的木材集散地。
由于榕江直接流進珠江水系,擁有豐富杉木的貴州省從江縣木材可通過水運直達梧州。與從江縣相鄰梅林鄉,因榕江流經其全境,碼頭河面較寬,水流緩慢,因而成為木材的集散地。
當時梅林村的很多男丁都以幫木材商放云木排為生當,每次從梅林至梧州相聚千萬里,每次放排的時間一個月到一年不等。很多相戀之人因難以忍受相思之苦、或無法得知其生死,一些訂婚女孩或已婚婦女甚至嫁作他人。
同樣以放木排謀生的文中與金妹是對相愛的戀人。因為每次放排一去就是一年半載,文中對戀人的思念與日劇增。為了緩解自己對戀人的思念,文中在放排時把自己思念用侗族情歌方式唱出來并把歌詞記下,最終完成一首長達420句的“放排情歌”。
放排三年后回到梅林的文中得知,戀人金妹的父母因文中貧窮而逼迫起嫁給他人。為了挽回愛情,文中每晚都到寨中的鼓樓唱“放排情歌”,聽的人無不為之感動,加上金妹以死反抗,金妹的父母最終將金妹嫁給文中。
自2004年起,梅林二月二開始開展放木排活動。羅曉峰表示,梅林到梧州的水路險灘無數,每個險灘都有一首歌。“放排情歌”后經人編寫成文,流傳至今,現已成為梅林鄉文化遺產的瑰寶。(蒙鳴明 朱柳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