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前往火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燃料消耗過大,成本過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運行到特定的地點,這樣每隔26個月才能飛行一次。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通過“霍曼轉移”的方法把探測器發往火星,這種方法用于在兩個高度不同的軌道間轉移,消耗的能量最小。
但米蘭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弗朗西斯科與美國宇航局的專家愛德華通過數學計算發現一條前往火星的新路線,先將宇宙飛船部署在類火星軌道上,再通過火星的引力讓其逐漸減速,“漂移”到火星軌道上,而不是使用自身攜帶的助推器來減速。
不需要助推器之后,就可以大大減少燃料的消耗,但所需的時間會更長一些。舊的路線需要6個月的時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