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質監局發布最新一輪“醬鹵肉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制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報告。在抽檢的61批次肉制品中,13款細菌超標。
據介紹,此次抽檢指標包括亞硝酸鹽、無機砷、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10余項。范圍涉及全省23家企業44批次產品,17家小作坊17批次產品。不合格的產品分別或綜合存在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超標。食用后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嘔吐、腹瀉等癥狀。
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購買熟肉制品,應先查看包裝,包裝應密封,無破損。散裝肉制品易受污染,質量無保證。再看顏色,顏色太鮮艷的別購買。還應看標簽,如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的產品標準、配料表、凈含量等。
目前,這批不合格肉制品,已被責令整改、停止生產、停止對外銷售。 (本報記者 孫維娜)
部分不合格制品名單
◆位于花溪區花溪鄉上水村五組的貴陽川沁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10月17日生產的稱重鴨脖、牛肚、牛肉、雞爪;
◆位于黎平縣德鳳鎮二中對面的嚴立剛熟食加工坊2013年10月20日生產的稱重鹵肉;
◆位于黎平縣德鳳鎮大豬圈路老預制板場旁的胡長全熟食加工坊2013年10月20日生產的稱重鹵肉(烤鴨);德鳳鎮大市場巴渝燒烤店2013年10月20日生產的稱重鹵肉;
◆位于印江峨嶺鎮柳家河壩的貴州印江鼎牛食品廠2013年10月28日生產的稱重“鼎牛”牌牛肉;
◆位于都勻市州委黨校的都勻市美之味鹵味加工坊2013年10月28日生產的稱重鹵雞爪;
◆位于惠水縣長田工業園區A區的貴州阿樂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10月30日生產的稱重絕味鴨腿、鴨翅中、鴨脖、鳳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