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不具備可不考英語聽力,綜合文科考試時間縮短為2小時
今年中考 注意五大變化
記者21日從貴州省教育廳獲悉,貴州今年中考將于6月20-22日舉行,與去年相比主要有五項變化,包括:條件不具備的地方可不考英語聽力;綜合文科考試時間縮短;省級示范性公辦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計劃要不附加任何條件地分配到所在市(州)、縣(市、區、特區)初中學校;貴安新區、仁懷市、威寧縣今年起自行組織普通高中招生;首次提出“普職互通”機制。
變化一:條件不具備,可不考英語聽力
和去年一樣,今年貴州的中考考試科目仍統一為: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理科(理化合卷)、綜合文科(政史合卷)、體育6個學科。各科滿分值分別為: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綜合理科150分(物理90分、化學60分)、體育50分,總分650分。
近幾年的中考英語考試中,都包含有聽力部分。不過,今年省教育廳提出,條件不具備的地方可不考聽力。
同時,省教育廳鼓勵各地加大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力度,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論成敗的評價標準。各地的中考命題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科技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增強試題的開放性和綜合性,提高命題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與評價,把學生從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中解放出來。
變化二:綜合文科考試時間縮短
在考試時間上,綜合文科開卷考試的時間也由去年的2.5小時,縮短為今年的2小時。“縮短考試時間就意味著考試題量的減少,我們這樣規定主要是希望減輕考生的學業負擔。”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今年貴州中考的綜合文科(政史合卷)仍為開卷考試,政治、歷史的權重各為0.5。綜合文科考試成績不得以分數形式計入中考總分,成績按等級呈現:分別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
中考生們需要注意的是,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綜合文科、地理、生物(合卷)、綜合素質評價成績要在B等以上,一般高中招生以上三個學科成績要在C等以上。
變化三:配額生政策要求更嚴
近幾年,配額生政策一直是貴州高中招生中大力推行的。在規定配額生比例的基礎上,今年,省教育廳嚴格要求:各市(州)教育局要將省級示范性公辦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計劃,不附加任何條件地分配到所在市(州)、縣(市、區、特區)初中學校,并向相對薄弱初中學校傾斜。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不得拒絕接收符合要求的配額生。同時,各地各校對于配額生政策的執行情況,將作為示范性普通高中升降類和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依據。
“配額生政策推行以來,貴州各地州的落實情況參差不齊。”該負責人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2020年,貴州要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配額生政策的推行
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各地必須更加嚴格地執行。
變化四:貴安新區仁懷威寧
自行組織招生
今年起,貴安新區、仁懷市、威寧縣將自行組織普通高中招生。同時,省教育廳鼓勵條件具備的市(州)逐步將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下放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各地的義務教育發展情況、高中學校的辦學情況,以及高中學校的配額生分配等等情況,最了解的肯定是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所以鼓勵各市(州)將權利下放到縣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普通高中招生政策能更加合理和科學。
據了解,今年貴州中考命題和考試由各市(州)教育局統一組織和實施。貴安新區、仁懷市、威寧縣可自行命題、自行組織考試,如條件尚不成熟,可與相關市(州)協商一致后委托市(州)教育局命題和閱卷。
變化五:
首提“ 普職互通 ”理念
省教育廳希望各地各校根據考試成績和高中升學趨勢,積極幫助廣大初中畢業生綜合分析升學方向和人生發展規劃,引導初中畢業生合理分流,實現初中畢業生就讀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結構合理。
省教育廳首次提出,希望各地積極探索“普職互通”機制的理念。(申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