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陽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均排名全省第一。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我國城市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制度,共分環境質量、污染控制、環境建設、環境管理4部分內容、20項指標。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質量,貴陽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工作。貴陽市完成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優化調整及劃定工作,為科學保護飲用水源地提供技術保障,同時通過開展一、二級保護區排污口取締工作、工業污染治理和匯水區域內面源污染治理、強力推進一級飲用水源地內自然村寨搬遷等措施,有效保護飲用水源水質,監測結果表明貴陽市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均實現100%達標。
實施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工程從2012年底啟動,總投資42.8億元,涵蓋7大塊12個子項目。目前,該工程第一階段治理已經完成,南明河沿岸排污管網基本消除“跑、冒、滴、漏”現象,消除沉積淤泥,并有效控制浮渣和漂浮物,水質及感官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南明河景觀功能得以提升。
多舉措改善環境空氣質量。近年來,貴陽市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通過開展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機動車環保標志核發、淘汰老舊黃標車、全面完成公交“油改氣”工程等措施,有效減少機動車排氣污染水平。同時,貴陽還加大對建筑工地和渣土運輸的管控力度,近年來累計查處存在不文明施工、污染路面行為3900余起,查處沿途撒漏渣土等違規運輸車輛6萬余輛,責令違規業主清掃和沖洗被污染路面合計近120萬平方米,有效減少地面揚塵對空氣質量造成的影響。
加大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近年來,通過推進室內綜合市場建設、開展城市暢通工程等措施,貴陽市有效減少噪音污染,在高考期間開展“綠色護考”行動,為考生創造良好考試環境。此外,還強化噪聲污染執法工作,及時查處各類噪聲擾民行為上萬起。
開展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工作。近年來,通過加強執法巡查、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推進重點工業污染源關停和異地搬遷等措施,貴陽市深入開展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工作,實現一批重點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工程建成投運及一批工業企業異地搬遷。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異地搬遷工作正在進行中。
加快建設城市環保設施建設。近年來,貴陽市持續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市區日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62萬噸,城市污水管網逐步完善。同時,建成并投運高雁、比例壩等5座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并在主城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收集試點。
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工作。近年來,貴陽市繼續加大城市園林綠化投入力度,持續開展山體公園、中心城區增綠工程和道路綠化建設工作,在市區建成花溪十里河灘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并于2008年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截至2013年底,貴陽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3007公頃,綠化覆蓋率為43.5%。
強化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近年來,貴陽市以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為契機,成立市環境突發事件應急中心、市環境信息中心、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市環境輻射監理站、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等機構,提升市環境監察支隊、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市環境保護研究院的能力和水平,并將環保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用于保障各項環保業務工作順利開展。(艾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