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人像的小蔥坡。
巖壁上的“杜甫”。
深入人心的“杜甫像”。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首杜甫的《登高》出現在高中二年級《語文》人教版(必修三),右側還配有一幅杜甫側坐望天的半身畫像。也是這張畫像讓許多人腦海有了“詩圣”杜甫的形象。4月7日,有讀者撥打本報安順新聞熱線18985302222稱,在紫云自治縣板當鎮翠河流域的崖壁上,有天然形成的杜甫人像。
日前,記者在板當鎮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探訪,發現詩圣杜甫人像的地方位于翠河下游尅混村竹林寨附近。
“在崖壁上發現杜甫人像是幾個月前的事情。”工作人員王文仲告訴記者,翠河流域尅混村河段全長近17公里,這里“雄、幽、險”的自然風光早已名聲在外。今年1月份,有4個外國游客來此游玩時,望著岸邊的崖壁指指點點,引來不少當地群眾圍觀。隨后,同行的翻譯向村民們打聽,崖壁上天然形成的人像圖案是誰。這時一個初中生經過,對著崖壁觀望一陣后說,很像課本上的詩圣杜甫。此言一出,翻譯和4個外國游客連稱“OK”。從那以后,崖壁上有杜甫人像的消息就傳開了。
乘船順流直下來到竹林寨,下船后,王文仲指向西面的一座叫小蔥坡的崖壁說,“瞧,就是那里。”
這是一面有數百米高的崖壁,左上方壁面果然有一處人像。仔細一看,人像體型清瘦,雙目凝視遠方,似在凝神深思,確實很像1959年蔣兆和先生所畫的詩圣杜甫肖像。
記者發現,這面崖壁不但有杜甫人像,還有許多神奇畫面和符號,氣勢恢宏,結構嚴謹,似有人工雕琢的痕跡。據當地老人說,這里曾經傳說崖壁有許多“天書”,但是沒人能看得懂,時間長了之后,這個傳說已慢慢被淡忘了。
此外,在高崖的左下方,一面較矮的壁面上還有一幅逼真的“狼頭”圖騰:兩耳直立,神采奕奕,與上方的高崖交相輝映。
當地人韋長壽說,在他家二樓的房頂,是看杜甫人像的最佳地點,今年以來已經有上百人來看過了。(記者張光平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