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貴陽市云巖區先后發生多起非接觸性詐騙案件,受害人多為在校大學生。
“18歲至35歲這一年齡階段的人,近期成了非接觸性詐騙案的主要受害群體。”貴烏路派出所教導員曾榮賓告訴記者,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詐騙,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方面。
騙子們常用的伎倆是:虛設了一個購物類“釣魚網站”,然后以遠低于市場價格銷售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大學生感興趣的商品。騙子們故意繞開第三方支付平臺,私下跟大學生買家聯系,要求先付款或者預付部分貨款,再設法套取買家的銀行卡號和密碼,然后將買家卡上的現金轉走。近2個月來,貴陽醫學院先后有多名在校大學生被騙,總金額上萬元。
云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的胡教導員給大學生們支招: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論對方說什么都不要相信,及時掛斷電話,不回復短信息;同時,不要貪圖小利,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余額、銀行卡賬號及密碼等。最后,要了解銀行卡常識,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此外,警惕那些自稱是銀行的客服人員,來電號碼非95開頭的服務電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