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博士瞞著父母捐獻
小楊是金沙縣人,2006年在吉林大學讀大一時,看見吉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學校宣傳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活動,就報名加入了中國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吉林管理中心,成為一名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今年4月,小楊得到吉林管理中心的通知,說他與一位正在北京進行治療的6歲白血病小女孩配型成功。他立即表示,隨時接受捐贈,挽救小女孩的生命。今年6月,小楊已經讀完中科院博士并到中科院駐貴州某科研所工作。
“報名8年了,我都忘記了報名參加干細胞捐獻這件事了。接到捐獻通知時很驚訝,但我立即答應了。”到貴州工作后,體檢、注射捐獻“動員劑”等事宜,都是在貴州管理中心完成。“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干擾,直到9月1日在省醫實施捐獻時,我的父母都不知道,我只給我弟弟說了一下,但都不是刻意要告訴他的。”小楊博士說。
昨天,小楊的200毫升干細胞成功采集出來,并于當日下午立即送往北京某醫院救治小女孩。據悉,小楊是吉林分庫的第42例、貴州第98例、全國第4418例成功捐獻者。
媽媽陪同歐陽博士捐獻
昨天,已經完成體檢、注射“動員劑”,將于今天實施捐獻的歐陽博士,也來到省醫干細胞采集室,在母親的陪同下,見證了小楊博士實施捐獻的全過程。“捐獻干細胞就這么簡單,躺在床上就能完成,我明天就可實現捐獻干細胞救人的愿望了。”歐陽說。
歐陽博士是遵義市人。2006年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就讀期間,報名加入了中國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管理中心,成為一名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此后,他又考入華西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現在已經回到遵義某醫院工作,成為一名臨床醫生。
“前不久,我接到貴州分庫的通知,稱我已經和正在溫州一家醫院接受治療的一名19歲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作為醫生,我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對人體沒有什么影響,又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我很高興,當時就答應隨時接受捐獻。”歐陽博士說。
“我是個老師,對這種捐獻了解不多,向貴州分庫咨詢了解后,得知這一捐獻對兒子身體沒有影響,還能挽救他人一命,就打消了顧慮。”歐陽的母親介紹,為了陪同兒子前來捐獻,她特意請了其他老師為她代課,把時間調整出來支持、鼓勵、陪同兒子完成捐獻。
今天,歐陽博士將在省醫干細胞采集室完成他的這一愿望。他將成為我省第99例、全國第4415例捐獻者。(賈華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