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將新增1309輛,更新1385輛公交;80%的車輛達到中高級配置;讓市民從擠公交到坐公交
今年起,貴陽正式進入“公交都市”大提速時期——爭取到2018年,用五年時間將貴陽建設成為國家公交都市,讓城市公交將成為市民出行首選。
“超過千億元的投入,史無前例。可以預見,配合貴陽正在推行的暢通工程二期,未來五年,貴陽公交將有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據貴陽市公交都市辦副主任、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孫林介紹,屆時,貴陽市民將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舒適、綠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相信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也將隨之大為緩解。”
首先要讓公交“快”起來
“貴陽公交一個突出的短板,就是出行慢。”孫林說,目前,貴陽高峰時段公交車平均運營時速僅在10公里/小時,堵車時更是只有7公里/小時的“龜速”,加上貴陽欠缺快速出行的軌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等。“不僅不能滿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因素之一。”
“未來五年,將首先在‘快’字上下功夫。”孫林說,未來五年,將逐步建立以軌道交通和BRT為骨干、常規公交為網絡、支線公交和區域公交以及出租汽車為補充的綜合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系統。“到2018年,高峰時段公交平均運營時速達到18公里/小時。”
同時,通過公交路權優先,增設、新建公交專用道等措施,將目前貴陽中心城區(云巖、南明)公交專用道設置比例,從7%提高到15%。
此外,還將優化、調整、新辟公交線網,增加公交線網覆蓋率及使用效率。據悉,2013年,貴陽主城區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約為81%,“我們希望在2018年,提升至100%。”
據悉,目前,軌道交通1號線和市域快鐵項目正在抓緊實施;BRT(快速公交)的土建工程,也將隨著1.5環路網施工在今年啟動,同步進行。
盡快彌補場站建設“硬傷”
“不可否認,以前貴陽公交的基礎設施,是相當滯后。”孫林說,無論是公交港灣車站還是公交停保場,貴陽都是“欠賬太多”;同時,欠缺標準的公交樞紐站,乘客換乘基本靠站點進行;公交與其他交通樞紐的接駁不暢通……“因此,盡快彌補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的硬傷,是貴陽創建公交都市的當務之急。”
孫林說,按照公交都市創建標準,到2018年,要讓貴陽公交車的進場率,從現有的45%,提高到80%—100%。
據悉,今年年內,貴陽將啟動金竹、黑石頭、紅巖3座公交停保場建設。
從“擠”公交到“坐”公交
貴陽公交的舒適度欠佳,主要表現為乘車擁擠。對此,孫林表示:未來五年,貴陽市將不斷更新車輛,淘汰陳舊公交車輛,加大公交車輛購置力度。
“預計五年內將新購2694輛,其中新增1309輛,更新1385輛。平均每年新購車輛539輛。到2018年末,達到萬人公交車車輛保有量16標臺的建設目標,80%的車輛達到中高級配置,解決公交擁擠度高的問題,讓市民從擠公交到坐公交。”孫林說,今年截至目前,已更新公交車輛700余臺。
“快”時代也要有“慢”生活
隨著軌道交通的臨近,貴陽公交迎來“快”時代的同時,也包含“慢”系統。
孫林告訴記者,這個“慢”,一方面是指貴陽市已在花溪區、觀山湖區建設的一批步行、自行車慢性系統,以打通城區道路微循環;另外一方面也是倡導廣大市民在1-2公里的范圍內,盡量選擇低碳、綠色的步行方式,既環保又健康。
部分小區開通純電動社區公交車
為了有效解決從小區到公交車站的出行空白,打通回家最后一公里的“斷頭路”,貴陽市將在部分小區開通純電動的社區公交車。
據介紹,貴陽部分小區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公交車不能直達,居民出行除了自己開車,就只能依靠步行或者摩的。“對此,貴陽擬推出一種純電動的社區小型公交車。目前已經處于試驗階段。”孫林說,今年年內,預計將在觀山湖區的世紀城小區進行試點。(沈麗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