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是貴州的發展之基,轉型之要,跨越之本。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解放思想、創新方式、拓展渠道,加大力度招才引才育才,強化頂層設計,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創造良好環境,激發人才工作干勁,真誠關心服務,讓人才安居樂業。貴州,正成為優秀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成功之地。
從今天開始,我們開設《聚天下英才謀后發趕超》欄目,集中展現貴州建設“中國人才創業首選地”,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為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的宏偉事業提供強有力智力支撐的實踐與創新。
本報訊(記者溫燁)近日,省委組織部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牽頭起草了《貴州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評選管理辦法》,并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文件正式下發。
《辦法》對核心專家和省管專家進行明確界定,規范資格條件和申報評選程序,強化了考核管理和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內容。
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公開與公平結合的申報模式。《辦法》提出,核心專家、省管專家申報,以單位遴選推薦為主,同時接受專家聯名推薦和個人直接申報。單位遴選推薦申報的,由各市(州)、貴安新區,省委各部委、省級國家機關各部門,省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對擬推薦人選進行初步篩選后上報。專家聯名推薦申報的,相同或相近專業領域2名以上管理期內的核心專家可聯名推薦1名核心專家候選人,相同或相近專業領域2名以上管理期內的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可聯名推薦1名省管專家候選人。符合條件的個人也可直接向省人才辦申報,并提出充分的申報理由。省人才辦受理后,將有關人選的申報材料及時反饋其所在單位,由所在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并出具審核意見。
注重業績貢獻,健全定性與定量互補的評價標準。《辦法》提出的《貴州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評審指標體系》,從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出發,強化業績實績導向,突出行業公認,以定量評價為主、定性評價為輔,分為工程技術、醫藥衛生、農業科技、基礎研究、社會科學、經濟與管理等類別,注重具體教學、科研、臨床診治等工作情況,注重創新創業取得的成果,注重成果轉化、產業化取得的實效,以對申報人選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
堅持改革創新,規范公正與擇優雙贏的評選程序。《辦法》要求,評選工作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擇優的原則,以業績和貢獻為導向,嚴格標準和程序,注重向教學、科研、臨床、生產等一線和基層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傾斜。一是專家組評審。評審專家組對申報人選進行分類評審,提出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候選人初步人選。二是第三方評價。委托第三方對候選人初步人選進行評價,重點評價人選的行業公認度、代表性成果水平和業績貢獻等,在此基礎上提出候選人建議人選。三是評選委員會表決。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評選產生建議人選。并在公示及征求意見后,將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建議人選提請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后,報省委、省政府批準。
圍繞作用發揮,提出服務與管理并重的使用機制!掇k法》規定,對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實行為期5年的動態管理。大力推行考核制度,重點考核專家的業績和貢獻;健全退出機制,對在管理期內工作不努力、業績不好的及時進行調整。加強服務保障工作,建立完善聯系溝通制度,積極協調解決專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舉辦政治理論讀書班、管理知識培訓班,開展國情省情考察等方式,提高專家的政策理論和綜合管理水平。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臺載體,支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鼓勵支持專家在國內外學術團體或機構任(兼)職。加大對核心專家、省管專家培養使用的投入,建立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按照黔黨發〔2012〕31號文件精神對管理期內考核合格的核心專家、省管專家發放專家津貼。
據悉,根據《辦法》,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了第三批核心專家、第七批省管專家評選工作。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共命名第三批核心專家26人、第七批省管專家100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