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由于農村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農村產權制度殘缺、農戶缺乏合法有效的抵押物等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不愿、不敢貸,農戶想貸、要貸但達不到貸款條件,影響農業、農村發展。為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促進“三農”發展,省委誠信辦、省農信社自2006年開始在全省啟動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經過8年探索實踐,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4年9月末,全省已創建農村金融信用縣(市)10個,信用鄉鎮528個,信用村8406個,信用組60137個。從2010年末至今,累計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1492億元,惠及550萬戶農戶。
同時,為加快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建設,盡快將試點建設經驗總結,形成標準以便在全省推廣。7月初,由省委誠信辦、省農信社聯合申報的貴州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地方標準項目獲省質監局立項。10月10日,省質監局、省信用聯社聯合召開貴州省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地方標準研討會,省委政研室、省政府金融辦等14家單位的代表20余人對以《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信用縣市》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金融信用標準體系進行了充分討論,并提出了標準修改的意見和建議!掇r村金融信用體系》標準的制定,對提升全省農村信用工程創建水平,通過改善農村信用環境,解決“三農”貸款難,進一步改善農村信用環境,促進“誠信貴州”建設,促進貴州經濟快速發展。(吳怡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