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鎮遠縣金堡鎮就“跨村聯建”黨組織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深入了解。
創新村級管理機制,夯實基層組織建設
金堡鎮是一個由苗侗漢雜居的少數民族鄉鎮,距縣城22公里,轄10個行政村160個村民小組,有的村是班子強、發展快、農民富的強村,有的村是黨組織戰斗力不強、基礎設施落后、發展較慢的弱村,村與村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金堡鎮通過深入調研分析,把脈會診,于2013年3月份成立了“跨村聯建”黨總支,統籌研究解決各村產業發展和村民致富問題。
金堡鎮“跨村聯建”黨總支,堅持各村原有行政區域、村委會職責、黨支部設置、債權債務、干部配置和待遇保持不變“六不變”原則,將原有的10個行政村分3個片區組建了3個聯合黨總支,黨總支書記由鎮黨委選派政治可靠、群眾基礎好、謀事有思路、干事有激情、辦事有招法、難事能破解、遇事敢擔當的優秀年輕黨員干部擔任。黨總支各村既接受聯合黨總支的領導,又獨立自治村務,聯合黨總支對各村做到服務不干預、幫辦不包攬,一起出謀劃策,共商發展大計,以典型示范帶動群眾參與產業致富。
走進羊滿哨片區黨總支辦公室發現,黨總支書記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本四卡”,即民情日記本,聯系卡、承諾卡、工作實績卡、民意反饋卡。
“每個黨員干部到底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實事,到年底是要評比的。”羊滿哨村支書石勝炳說 “片區黨總支建立了‘三評機制’,即評支部、評黨員、評村民。”
據了解,聯合黨總支通過讓村民“評支部”的方式,給每個聯合黨總支書記施壓,并在年底評比全年工作實績;以“評黨員” 方式給黨員提供發揮先鋒作用的平臺,以“評村民”方式給村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激勵機制。“三評機制”增進了黨員干部和群眾以心交心,誠信互動良好氛圍。
各村產業大發展,群眾致富激情高漲
金堡鎮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盛產優質米、烤煙、辣椒、、楊梅、中藥材等,有豐富的鉛、鋅、重晶石等礦產資源。自2013年3個聯合黨總支成立后,黨總支班子認真思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結合各村實際情況,謀劃產業發展之路。
2013年,羊滿哨聯合黨支部、金凱村主任田如生與羊滿哨跨村聯合黨總支副書記、金凱村支書吳永貴兩人根據金凱村實際,帶頭發展辣椒產業,種植了朝天椒200畝,實現收入75萬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做大全鎮朝天椒種植產業,促進地方群眾增收,吳永貴、田如生還成立了“金堡富源種植合作社”,帶動村民加入。
“你在哪里?你下來哦,我現在到松明村委會這里,給你送(朝天椒)種子過來,”田如生一邊打電話,一邊告訴筆者“今年參加種值辣椒的群眾積極性太高了,現在金堡鎮已有6個村的60余戶群眾主動申報了種植朝天椒項目,面積達600余畝。”
松明村村民羅安東說:“我是去年5月份從外地打工回來的,看到他們種植辣椒經濟效益非常好,我心動了,今年準備在家種植百畝辣椒。”他還胸有成竹的說,“近期已進行了土地翻新,參加了辣椒種植技術培訓,安排下種了。”
金凱村的朝天椒種植試點成功了,這讓群眾看到了希望。不光是金堡鎮的群眾積極申報種植朝天椒項目,就連鎮遠縣蕉溪鎮、羊場鎮、都坪鎮、江古鎮、氵舞陽鎮等其它鄉鎮的群眾也紛紛前來咨詢,還積極申報種植朝天椒達1000余畝。
羊滿哨村支書石勝炳說:“去年,羊滿哨聯合黨總支部所轄三村共種植烤煙5300畝,實現煙農收入1156萬元,人均收入超1.3萬元,而這些成績,與羊滿哨跨村聯合黨總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今年,羊滿哨片區將繼續發展壯大烤煙產業,一方面進一步增加老百姓收入,另一方面解決當地群眾就近就業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金堡鎮各村都有了自己的產業。除了辣椒產業、烤煙產業外,還有“秀地稻米”和稻米加工廠、金銀花種植園、老城4A級家農樂服務點、金凱現代綠化苗木·藍莓基地,以及各種養殖業等。金堡鎮通過典型示范和“傳、幫、帶”的方式,掀起了產業致富的新高潮。
“跨村聯建”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走進羊滿哨村,到處干凈整潔,填滿一幅幅簡潔宣傳畫的文化墻呈現眼前。村民們走在環境優美的鄉村路上,談笑聲不斷,看上去格外精神。
在羊滿哨村衛生室,村民白喬妹正在看病。她說:“以前生病了就得去金堡鎮上,現在這里好了,計生、衛生歸并了,環境也好了,我們就在這里看病呢,省得跑遠路。”
現在,金堡鎮不僅通了高速公路,各村級公路也修好了。自聯合黨總支成立后,該鎮已完成維修公路68公里。各村還統一成立了治安聯防隊,實現社會治安群防群治。
“跨村聯建”黨總支不光解決了群眾共同致富的問題,他們還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積極發展美麗鄉村建設,開放農家書屋,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計生”、 “衛生”資源整合歸并,成功打造了鎮遠縣第一個計生衛生綜合服務室。
據了解,現在的羊滿哨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去年7月份,羊滿哨村黨支部還分別獲得了由省、州兩級授予的“五好”黨支部榮譽稱號。
金堡鎮通過‘跨村聯建’設置模式建立3個聯合黨支部,即現實了人才共育,提升了組織活力,搭建了黨員后備干部培養新平臺,又實現了發展共贏,帶動發展壯大了金堡鎮的‘六大’農業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還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改變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現在,金堡鎮的干部工作更實在了,群眾有想法就找黨員干部說,‘跨村聯建’真正的把黨和群眾連在了一起。(李安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