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政府支持農業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對規避農業生產風險,增強防災抗災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強農惠農和服務“三農”的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增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和防災減災能力,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發展。我縣自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以來,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分步實施、協同推進的基本原則,積極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制定出臺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把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進展情況,列入“三農”工作考核內容。同時,出臺各種配套措施,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2014年,在水稻、能繁母豬2個品種的參保項目上,全縣9萬多畝水稻全部納入保險,2757頭能繁母豬參加保險。全縣共發生理賠款135萬余元,涉及農戶3868戶,理賠款已全部發放到農戶手中。2015年我縣積極引導農戶開展政策性水稻、玉米、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工作,計劃水稻實現應保盡保,玉米承保率不低于50%;能繁母豬承保率達到80%,育肥豬承保率不低于20%。各項工作正有序開展中。
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農村發展的“保護傘”、農業增效的“安全網”、農民增收的“護身符”,對于促進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戶防災抗災能力、維護整個農村社會穩定以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楊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