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縣民生資金部門采取“‘面對面’公示、‘背對背’撥付、強化‘四關’監督”的有效措施,牢牢抓住民生資金檢查督促的這根“牛鼻子”,按照“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原則,所負責部門以開展民生資金專項監察和整治為契機,強化“四關”監督,讓每一分錢都落入群眾的口袋,確保民生資金安全、規范、高效運行。
嚴把保障“公示關”。在開展落實強農惠民政策工作中,按照“村黨支部委員會提議、村‘兩委’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聯戶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和即決議的公開、組織實施決議和實施結果的公開”的“四議兩公開”方式抓好事前監督,并在黨務政務公開欄上公開公示,開辟民生資金監督的“主陣地”,讓群眾參與監督。嚴把資金“兌付關”。
為確保民生資金“封閉運行、高效運轉、及時惠民”,完善并出臺《丹寨縣財政專項資金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在制止防止暗箱操作的同時,還通過“一折通”直接兌付給群眾,規避了人錢見面的“背對背”撥付,打造民生資金監督“防火墻”。
嚴把兌付“檢查關”。適時組織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聯合財政監督執法檢查組,監督檢查中央、省、州、縣關于民生項目資金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項目及資金的備案、公開、公示等情況。監督檢查項目資金的實施及落實情況,重點監督檢查資金分配、管理、撥付、使用等情況,受理民生項目資金方面的投訴舉報,糾正和查處民生項目資金中違規違法行為,確保民生項目資金在陽光下運行操作。
嚴把報賬“政策關”。嚴格按照財政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對違反財經紀律的相關支出事項,堅決不予受理,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防止發生坐收坐支和小金庫等現象。(丹寨縣紀委監察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