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前幾年國家的一些救濟救助我從來沾不上。現在凡是涉及老百姓的政策,全部要在村口的公示欄上公示,今年我享受到一類農村低保。”近日,黃平縣新州鎮(zhèn)新莊村二組85歲的村民吳秀蘭深有感觸地說。吳秀蘭的丈夫早年過世,兒子也在5年前的一次車禍中遇難,兒媳留下兩個孫子已改嫁,近年來她年老無力,家庭比較困難,如今有了低保和各種救助,生活有了保障。
這種變化,發(fā)生在2014年縣紀委查處新州鎮(zhèn)團倉村3名村干部向群眾索要危房改造等資金“回扣”違紀違法案件之后。據介紹,今年5月15日縣紀委組織新州鎮(zhèn)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部分村干部,召開了“民生監(jiān)督組向群眾退還團倉村原村干部侵占民生資金現場會”。對案情進行了通報,要求黨員干部引以為戒、吸取教訓,不斷增強紀律意識,把紀律轉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
當天, 58戶村民被原村干部侵占的8.25萬元危房改造補助金,在縣民生監(jiān)督組的監(jiān)督下,由縣住建局干部一一歸還到大家手中。74歲的老漢吳光富接過退回的1500元現金,感慨地說:“沒想到被強奪的錢終于拿回來了!”原來,這筆相當于他一年三分之一收入的現金,是3年前村支書從他在信用社取出的5000元國家危房改造補助金中,硬生生“搶”走的。
據介紹,2014年4月,黃平縣紀委第一紀工委民生監(jiān)督組發(fā)現團倉村黨支部書記等3名村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后,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很快,3名村干部向該村危房改造戶索要“回扣”的事實被查清。最終3人均被開除黨籍,并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3年和1年,栽在了貴州省委推進的“民生監(jiān)督”上。聽到消息后,這個苗族村寨里響起了鞭炮聲,有的村民還吹起蘆笙、跳起板凳舞。
黃平縣11個民生監(jiān)督組用持續(xù)高壓的懲腐態(tài)勢和案件查辦的量化考核,倒逼推動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紀委落實好“兩個責任”,強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縣民生監(jiān)督組就發(fā)現民生問題172個,立案48件49人,給予黨政紀處分33件34人,移送公安機關3件3人,收繳違紀資金100余萬元。
“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多發(fā)易發(fā),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紀律和規(guī)矩沒有立起來、嚴起來。”黃平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楊正榮介紹,近年來該縣堅持問題導向,從查處的基層腐敗案件中發(fā)現工作薄弱環(huán)節(jié),層層傳導壓力,著力推動“兩個責任”落實,同時發(fā)揮案件的震懾、警示作用,以案明紀、抓早抓小,強化黨員干部紀律意識,使其畏紀知止、收斂收手。
當前,黃平縣嚴查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在嚴懲“貪蠅”“蛀蟲”、有力維護群眾切身利益、促進各項惠民政策等落實的同時,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教育,規(guī)范基層權力運行,修復基層政治生態(tài),帶動社風民風好轉,給群眾帶來諸多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惠。(吳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