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加強組織陣地建設、整頓后進提升凝聚力、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黃平縣緊緊結合實際,圍繞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巧打“組合拳”,扎實推進27軟弱渙散黨組織順利完成整頓,重新煥發活力。
一是分析找準原因出實招。對2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全面分析,詳細記錄每一個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基本情況,分門別類加以梳理。認真研究“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產生問題原因、表現形式、影響后果等,并進行綜合分析、系統研究,形成調查報告,明確整頓目標。采取“一個支部一對策”的方式,分別對27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制定了整頓工作計劃,確保整頓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
二是加強陣地建設出真招。按照“邊配置、邊完善、邊利用、邊維護”的原則,通過多種方式配置各種配套設施,促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提檔升級。建立健全“雙向承諾”、“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制度,把村干部的權力置于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之下。同時,結合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采取“訂餐”、“送餐”等形式,加大對村級班子、村級后備干部、年輕黨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村“兩委”班子“雙帶”水平。
三是整頓后進問題出狠招。針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不同情況,創新舉措,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對黨組織渙散,凝聚力、號召力不強的,按照“注重品行、突出能力、群眾公認”的要求,采取村“兩委”班子推薦、黨員群眾測評、鄉鎮黨委考察相結合的辦法,先后調整村黨支部班子成員24人;對后繼乏人的,積極做好后備干部的推薦和培養工作;對精神狀態萎靡、作風不扎實、不干實事的,堅持思想教育與組織整頓相結合,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進行自我轉化。通過調整,有效改變了班子成員精神面貌,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切實解決有人管事、能管好事的問題。
四是幫帶乏力支部出高招。采取縣級領導聯鄉、部門包村,干部駐村等措施,下派62名干部組成27個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到經濟發展乏力的村,幫助研究發展思路,落實發展項目。目前,幫助村黨支部健全完善黨建工作制度18項,理清發展思路65條,落實發展項目51個。通過實施“金種子”帶富計劃和“和諧鄉村”建設計劃,結合農村經濟發展實際,靈活運用支部+協會+農戶的發展方式,開展“山塘水庫承包”、“土地租賃”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保障農民財產性、經營性增收,切實解決乏力村級組織無集體收益的困境。(廖卿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