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7月31日晚20點35分,一場別開生面且接地氣《去那里》相聲節目在城關飛山閣上演,場下觀眾熱淚盈眶,家庭孝順的戲劇場面深深地震撼群眾的心靈,從而把整個“道德講堂”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原本只坐得600左右人,吸引群眾上千人前來觀賞,講堂內座得特別擁擠。
“你們大同鄉這次做的‘道德講堂’節目太精彩了,內容貼近生活,不但接地氣,而且喜聞樂見,看后自己受益匪淺……“,家坐在錦屏縣城關新車站旁群眾姜志鵬高興地說,他基本有空每次星期五晚上都來觀看道德講堂節目,因為家離飛山閣特別近。
聽說這次鄉里個個演出節目特別精彩,大同鄉大同村烏金片群眾不遠10里跑來縣城關觀看,“相聲節目演得太好了,特別感人,我都欠點流淚了,‘道德講堂’里既講述章山村殘疾人楊榮迪創業感人事跡,又把大同鄉以歌傳情帶到這里來,整個講堂沉浸在道德文化氛圍,深深地洗滌了我的心靈……”,他激動對筆者如是說。
錦屏縣大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道德講堂”,責任分管領導狠抓節目指導工作,重要關鍵環節過問,精心挑選接地氣的節目,加大力量組織排練工作,不讓節目走過場走形式,采取節目排練找毛病提建議制度,立足節目精華,吸引觀眾,利用“道德講堂”活動載體,讓廣大干部職工感于心、化于行,以此凝聚干部干事創業活力,鼓舞士氣、促進大同建設,傳播社會正能量。(姜巨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