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自下司鎮花橋村、馬場村在2013年被列為全州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以來,凱里經濟開發區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經費投入,狠抓規劃建設,美化村容寨貌。截止今年1月底,這兩個村完成建設項目16個,總投資2674.6萬元,其中上級資金1138.1萬元,群眾投工投勞及其他投入1536.5萬元,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凸顯規劃特色。堅持科學定位,因地制宜規劃,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鄉村旅游等主要內容,打造“夢溪田園風光”,開辟森林之旅,發展農家樂,建設開心農場、QQ農場、農家菜園等體驗勞作樂趣的生態旅游項目。委托凱里市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邀請州規劃局、住建局、新農辦、旅游局、農委等部門有關領導及專家參加評審指導,提高規劃質量。
二是充分尊重民意。分別明確鎮、村及駐村干部的工作職責,開展政策宣傳、籌資籌勞、村莊建設、糾紛調處等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圍繞規劃建設、拆遷補助、整治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發放調查問卷980多張,走訪農戶282戶,召開座談會13次,使群眾的合理建議得到充分采納。
三是環境整治先行。根據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及州新農辦關于創建基層組織精品示范點的總體部署,村“兩委”制定《村規民約》上墻,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治理行動,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對公路兩旁可視范圍內的雜棚、小柴房、豬牛圈等進行拆除。目前,已拆除亂搭亂建27處,建成花臺310米,清除村里陳積垃圾40余噸,環境衛生得到了初步改善。
四是產業發展同步。緊緊圍繞“興業富民生活美”目標,堅持“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草莓、蔬菜等種植。在馬場村創辦蔬菜示范點300畝,帶動示范村種植早熟蔬菜5100余畝,平均畝產鮮菜2550公斤,實現產值2600余萬元;在花橋村創辦草莓高產示范點200畝,帶動示范村種植草莓1680畝,可實現產值4000余萬元,使2000余戶種植戶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蒲祖鋒 蔣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