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灣水鎮以“三變”改革試點為契機,加快特色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因地制宜,盤活資源,量化股權配置。通過試點+合作社+基地等方式探索推進“三變”產業模式。將財政扶持資金入股工貿公司,狠抓農業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效。
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以“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成了長源、鄉土糧倉、小翁當等9個林下雞養殖點,年出欄達2萬羽以上;金水灣林下養雞項目已建成投產,年出欄0.5萬羽;翁當村林下養雞項目已建成投產,年出欄2萬羽。同時,在里仁村、江口村探索林下蜂養殖100箱。
二是擴大生豬養殖規模。以“黨建+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建成生豬養殖基地5個,年出欄生豬1萬頭,輻射帶動全鎮年出欄生豬1.7萬頭。
三是食用菌產業長足發展。發揮灣水鎮在凱致富帶頭人作用,在江口村建成投產食用菌基地,已實現江口村188戶貧困戶戶均增收500元;建成400萬規模的王司公村紅托竹蓀食用菌基地。
四是香蔥產業穩步發展。依托“凱里香蔥”地標品牌,采取“村支部+農戶”的模式,在全鎮實施香蔥擴面提質工程,實現香蔥復種面積4000畝以上。同時,建成了香蔥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2個,面積300畝。
五是漁業產業加快發展。以駐村工作隊牽頭,村合作社具體負責的模式,建成了米薅村甲魚養殖項目,已投放養殖甲魚6萬余只。
灣水鎮鼓勵農戶以土地和資金入股經營主體,創新經營方式,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促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到年底進行保底分紅,增加農民收入。今后將繼續加大產業培育力度,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深入實施“一村一品”工程,進一步健全完善產業鏈條,著力在品牌上找準突破口,大做:“特色產業”的文章,提升產業整體實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快全鎮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王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