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下深功夫解決好醫療衛生資源缺乏問題。結合省“百院建設”契機,加快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加快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備,配套基礎設施;加快月亮山、雷公山等連片特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加快推進城市三級醫院幫扶縣級醫院和縣級醫院幫扶鄉鎮衛生院的全覆蓋幫扶力度,用好用足對口支援力量,加快重點專科建設、醫院綜合管理、設備設施共享、遠程醫療會診等領域的對接合作,年底要開工建設州兒童醫院,明年籌建州傳染病院、州婦產醫院等專科醫院。
二是下深功夫解決好醫療衛生技術人才缺乏問題。圍繞醫療衛生事業和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要積極爭取增設大專以上層次影像、婦幼保健、預防醫學、苗侗醫藥等專業,努力引進優質師資、擴大招生規模。要實施好鄉村“232醫學人才”培訓計劃,利用三年時間輪訓2000名鄉鎮衛生院醫生、3000名鄉村醫生和200名鄉鎮衛生院院長,要引導高層次人才的合理流動,對引進的醫學類高層次人才,除兌現州引進高層次人才獎勵政策外,用人單位可自主制定實施激勵政策。要爭取杭州市加強醫療衛生對口支援,選拔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優秀骨干到杭州進修學習,拓寬視野,增長才干。要借鑒教育支教等做法,鼓勵和引導一批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進行醫療幫扶工作。從現在起,城市醫院中級職稱及以上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必須脫產到下一級醫院開展醫療衛生幫扶工作1年以上,讓人才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度重視村醫,解決好村醫的基本養老保險問題。
三是下深功夫解決缺活力的問題。落實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時間表,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在構建多元辦醫格局上求突破。要在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上出硬招。圍繞提標、擴面、城鄉統籌、異地結算等重點,穩步提升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穩妥開展城鄉居民醫保統籌試點,推進新農合大病保險制度,提高重點大病保障水平,推行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報,實現“醫保托得住、患者付得起、醫院有動力”。
四是下深功夫解決好缺資金的問題。加大醫療衛生事業經費的投入和預算,向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傾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辦醫購買醫療服務機制。要重視債務風險防范,嚴禁公立醫院自行舉債建設和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嚴禁以建設醫院的名義融資用于醫院以外的建設。
五是下深功夫解決好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問題。公共衛生,政府必須兜底、必須擔責。要加強婦幼保健、衛生應急、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疾病預防控制、免疫規劃、健康教育等工作。要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探索建立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任務的補償機制,引導醫療機構規范落實公共衛生任務。
六是下深功夫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認真落實政府對縣級醫院的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專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補貼、承擔公共衛生任務等方面的投入政策。把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放在突出位置,維護醫務人員的合法利益。建立以公益性和運行效率為導向,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分配制度,杜絕將醫務人員收入與藥品和檢查掛鉤的錯誤做法。對改革推動不力、工作嚴重滯后、目標任務按時完成存在較大風險的縣市實施約談預警。 (周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