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22日是星期天,一大早,黎平縣中潮鎮潘老村的大健康溪谷草莓基地門前,一群仍然穿著迷彩服裝的退伍軍人正在熱情地等待著一批尊貴的客人到來。
上午9點左右,客人準時到達——黎平縣委書記王茂才率該縣縣委常委、副縣長譚俊端,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吳重貴,縣政協副主席李仁窮以及縣林業、農業、扶貧、民政、科技等單位部門負責人下車后直奔草莓基地。
縣委書記王茂才在溪谷草莓基地大棚內了解草莓種植情況
佇立在整個示范園區的高地上。王茂才一邊眺望基地那一片乳白色的科技大棚,一邊仔細向復員退伍軍人——草莓基地創建人、侗族青年吳長霖問起了基地的情況:“基地規模現在有多大?草莓銷量怎么樣?基地發展有什么困難?”。
據吳長霖匯報:草莓基地是2015年5開始創建的,當初,他拿著為數不多退役士兵補償金,并東借西湊,籌集了38萬元的創業資金,并召集了幾位復原退伍的戰友一起創業。在中潮鎮潘老寨村路口流轉了36畝土地,樹起了黎平溪谷草莓基地的牌子,開始了優質草莓的種植。
吳長霖“不等、不靠、不要”的自主創業精神和科學發展大健康生態食品產業思路,得到縣委、縣政府、縣人武部的高度重視,經上級批準,縣人武部將吳長霖的草莓基地掛牌為“黎平縣退伍軍人創業示范生態園”。縣人武部還撥出10000元退伍軍人創業幫扶資金支助草莓基地發展壯大。
王茂才一行在草莓基地調研時,親自為“黎平縣退伍軍人創業生態示范園”揭牌,并鼓勵吳長霖帶動全縣的退伍軍人一起創業,共同發展,還要求在場參觀學習的退伍軍人、民兵向吳長霖學習。
當得知吳長霖想通過電商來銷售草莓時,王茂才當即給予肯定和鼓勵,并叮囑他,要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景觀化的理念來完善基地的基礎設施,并希望他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形成示范帶動,并依托電商和交通區位優勢把草莓銷售到珠三角地區。
吳長霖的溪谷草莓基地距夏蓉高速公路長春入口處僅2公里左右,王王茂才樂觀地分析,在基地采摘約1小時,在夏蓉高速路上約4個小時,基地的草莓到珠三角區5個小時,連空氣的污染都沒有,真正的生態健康草莓。
在草莓基地,王茂才對各有關地位負責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說,現在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黎平縣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優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大有可為。各部門要為廣大創業者做好政策和技術指導、項目配套等方面服務工作,幫助創業者做強企業,形成示范引領作用,進而實現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最終打贏這場輸不起的扶貧攻堅戰。
吳長霖的發展思路,正是按照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優越的區位優勢,做大做強觀光農業,一步豐富果蔬品種,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鮮果蔬,提供游園采摘體驗,為居民提供健康食品,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進入11月,溪谷草莓園引進的日本優質草莓品種紅顏和張姬第一茬草莓紛紛掛果成熟,進入成摘階段,預計11月22日起到2016年5月為最佳采摘時間,預計畝產量能達到2000斤,畝產效益在3萬元左右。
據黎平縣人武部和中潮鎮武裝部介紹,吳長霖在現役期間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復原后返鄉自主創業。
吳長霖1986年出身于貴州省黎平縣中潮鎮一個侗族家庭,2004年12月入伍并服役于武警8742部隊。現役期間先后兩次榮立三等功。期間,在江西經濟管理專修學院學習企業管理,獲得大學專科學歷。復原退伍后,他先后遠赴山東,福建等地參觀學習,為今日草莓基地的創建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黃沙 張德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