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6日從雷山縣文明辦獲悉,為充分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的作用,雷山縣文明委日前出臺了《雷山縣鄉村學校少年宮使用管理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對全縣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規范使用管理。
《方案》對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工作目標、工作原則、開放時間、活動內容、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職責、考核評價進行了具體明確的規定。《方案》規定:鄉村學校少年宮要堅持公益性、普及性和資源整合原則開展工作;開放時間為平日放學后、節假日和寒暑假期;要求結合“祖國好家鄉美”和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因地制宜廣泛開展未成年人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歌詠、樂器、舞蹈、繪畫等藝術活動和球類、武術、棋藝、跳繩等體育活動,以樂促智;開展力所能及的科技、手工等技能培訓活動,以技促能;開展內容鮮活的紅色經典、傳統經典誦讀活動,以讀養德;配合學校德育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開展生命安全、環境保護等主題實踐活動;各學校要設立鄉村學校少年宮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由所在學校校長擔任組長,分管副校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配備1名專職副主任、10名以上教師輔導員。
《方案》規定,從2015年起,雷山縣將由縣文明辦、縣教育局和縣財政局組織人員對全縣鄉村學校少年宮采取定期考核和隨機督促檢查相結合方式進行考核。考核等次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考核不合格的學校將不安排工作運行經費。所在學校對輔導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教師評優評先掛鉤。
據悉,目前雷山縣建有丹江小學、望豐小學、大塘小學、達地民族小學、西江小學等6所鄉村學校少年宮。(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