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這個月在余老板這干了15天,一共得7000塊,比在外打工強多了”來自西江鎮貓鼻嶺村的返鄉農民工文光洪剛在拿到工錢時樂呵呵地說到。在雷山縣返鄉創業一條街上有兩百多號人像他們這樣在外打工學得技術返鄉就業創業。發錢的余老板余武也是丹江鎮貓貓河村的返鄉創業者,2005年響應國家號召返鄉創業,至今10年間從打工仔小余搖生一變為擁有一家洗滌廠和一個連鎖電器店的余老板。筆者來到余老板400平米的電器店內,老板娘坐在接待客人的沙發上正一針一線地繡著苗繡。她告訴筆者“自己在村里參加了刺繡合作社,每天店里客人少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繡一繡,繡出的手工繡品拿給合作社統一銷售給外地的公司,自己一個月也能掙上個一兩千,還不誤看孩子。”這是返鄉創業一條街上的真實寫照。2014年余老板還聯合這條街上的返鄉創業商戶在9月成立了“雷山縣和協商會”,目前參會的商家共有16家,商會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商家互相監督幫助經營周轉為主旨,鞏固發展返鄉創業事業。
“商會成立、廠房安置、招聘工人等,為這些事我沒少跑鎮里面找金書記,也是得到鎮里面的大力支持我們才有今天,在9月份我還得到參加省里面返鄉創業農民工培訓,黨和國家的關懷讓我覺得很窩心”說到這里余老板臉上洋溢著笑容。丹江鎮黨委政府堅持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積極協調各部門資源,為返鄉創業者推波助瀾,積極引導低能低耗低排綠色產業,多方位發展中、微小企業,增加就業,統籌城鄉發展。
目前,余老板的鴻源有限公司共有長期固定工人56人,臨時聘用人員117人,他們大多數是反鄉就業農民工及周邊的失地農民。談起創業初期選擇太陽能產品主攻市場,他說:“太陽能不污染、能源清潔,在山區里還有很多和我一樣返鄉創業的人,能在那些不通電的地方發展種養殖業用上太陽能,幫他們一起發展,帶動家鄉富起來,我也很高興。”和諧商會會長唐銘星也滿臉滿足地說:“返鄉創業后,家里老人也得照看了,我們的孩子也不再是留守兒童了,吃的菜都覺得特別香啊!”
筆者從雷山縣就業局了解到,目前累計雷山縣返鄉創業人員共2401名,逐步壯大我縣實體經濟發展,成為推動豐富繁榮縣域經濟的主力軍。(龍泫羽 鮑玉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