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河,1973年出生,1995年參加工作,現任天柱縣民族中學辦公室副主任、高三(16)班語文教師。多年來,他以校為家,勤勤懇懇。他,帶病上課,只為不讓高考學子落下一節課;他,愛生如子,把班里的“調皮大王”帶回家,加以感化;他,甘為人梯,溫暖了學生,卻冷落了家人。20年,他教好了1000多名學生,卻沒有時間為自已那一個兒子去補習。
帶病上講臺一切為了學生
對于陸老師來說,帶病上課是非常正常的事,一點感冒之類的小毛病幾乎忽略不計。執教二十年來,他從未因為生病而請假,甚至連傷到眼睛,也堅持到校上課。
2014年12月,天冷路滑,陸老師騎摩托車回家,不慎跌倒摔傷,導致左眼角眉骨撕裂,到醫院縫了十針,當時他左眼充血腫大幾乎看不見,醫生要求他至少休息一周。但他在受傷的第二天便忍痛回到學校,走上講臺。“我當時教的是畢業班,如果我聽醫生的話,在家休息的話,他們的課就會落下很多,也會趕不上其他班的進度。”談到當時的想法,陸老師如是說。
用慣了兩只眼睛,當時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見的他,做什么事都看不準具體位置。上講臺時,看著明明可以踩在臺階上,落下時卻偏偏落了空,有時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寫粉筆字時,看著兩個字明明挨得很近,實則卻離得很遠......看到這種情況,班上的學生深受感動,從那以后,每個學生都認真聽講,再也沒人在他的課堂上搞小動作。
愛生如子為了學生的一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陸老師的座右銘。
2002年,陸老師任天柱民中高一(7)班班主任。當時,楊山(化名)是班上有名的“調皮大王”,為人豪爽,講哥們義氣,上高中后,和父母交流少并漸漸產生代溝,喜歡在街上和朋友喝酒不回家,惹父母生氣。高二下學期,一次為朋友出頭,在校門口參與打群架。回家后被父母打罵,跑出了家門。陸老師得知后,不顧當時已是晚上九點多,當即上街尋找,城內大街小巷走了個遍,終于在半夜十二點過找到了在縣城夜市街溜達的楊山,將他帶回了自己家,讓他和自己同吃住。對楊山加以感化,教他換位思考父母的不易,用自己的人生經歷教導他學習的重要性。一個星期后,楊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其父母和解了。自那后,楊山開始認真學習,順利考上了本科,如今在貴陽從事餐飲行業,當起了老板,資產上千萬。
2008年雪凝災害期間,天柱停水、停電,學生無法返家,陸老師把鎮遠和岑鞏的兩位學生接到家里吃住;2012屆石洞籍學生劉某,因身體疾病,需要吃中草藥,該生住校不方便,陸老師義務幫她煨了二十多天的藥;2008屆鎮遠籍學生曾某,距高考只有兩個月時,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陸老師個人捐出600元,同時組織全校師生募捐,組織班上學生于周末到街上向社會群眾募捐,并親自將捐款送到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交給其家長......
為大家教育冷落了小家
陸老師從教二十年,一心撲在教育上,卻冷落了他的家人。
2015年國慶節,陸老師本來與兒子說好,帶他回老家看他的爺爺奶奶,可作為辦公室副主任的陸承河,一直忙于民中百年校慶事務,國慶期間,被派往凱里、貴陽等地聯系校友來參加校慶,一忙起來,忘記了與兒子的約定。等他從貴陽回來時,發現兒子有好幾天不理他,問妻子,才知道兒子因為他的爽約在與他冷戰。
如今,陸老師的兒子已經上初三了,正是升學沖刺階段。同時,陸老師也帶著高三畢業班,他每天早出晚歸,學校辦公樓開門最早的是他,關門最后的也是他,他成了辦公樓的“鎖長”、為教育為學生的忙人,從未對兒子加以輔導,妻子抱怨他時,他總笑呵呵地說:“兒子的學習有他的老師教,擔心什么。”
2014年8月,陸老師的母親得了甲亢病,身體消瘦,體質孱弱,需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可當時陸老師為了學校工作在加班加點。他權衡再三,最后還是選擇讓正在為高三畢業生補課的妻子請假,讓她一個人帶著母親到凱里、懷化等地治療。
有付出就有收獲,陸老師所教歷屆高三畢業班成績均列全縣前茅,大幅度超省、州人均分和及格率,多次受獎。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考核均為優秀。 (伍 麗 圖為陸老師在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