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 劉承宇 實習記者 李浩)5月18日上午,“綠鏡頭·發(fā)現中國”系列采訪活動在我州州政府迎賓廳開展座談會,主要挖掘我州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經驗、做法。
當天上午,新華社、中國氣象報社、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當代貴州、貴州民族報等多家省內外媒體及州政府分管領導、州委宣傳部、州氣象局、州發(fā)改委、州農委、州林業(yè)局、州環(huán)保局等部門領導及專家出席座談。
記者專訪潘亮副州長
副州長潘亮在專訪中,分別以黔東南州生態(tài)環(huán)境基本概況、生態(tài)文明探索的歷程、生態(tài)文明建設主要做法及成效三個大的方面為記者進行詳細解答。
座談會上,記者分別對我州各部門領導進行了提問。
光明日報記者:州林業(yè)局對于原生態(tài)的保護采取了哪些措施?
州林業(yè)局辦公室副主任廖琦偉回答記者:一、依法加強資源管理;二、依法加強木材加工、運輸、采伐的管理;三、加強工藝林的管理,認真落實責任制;四、抓好森林防火和病蟲的防治;五、加大涉林案件的力度。
座談會現場
中國氣象報社記者:州氣象局在保護生態(tài)文明建設、防災減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州氣象局局長方慶文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回答記者:一、牢固樹立“防災減災,氣象先行”的工作理念,落實氣象服務一把手負責制,努力打造氣象服務品牌;二、不斷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突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提升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三、加強氣象部門自身能力建設,增強服務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能力;四、深化氣象科普“五進活動”,不斷提升人們的社會氣象意識。
在隨后的采訪中,各相關部門立足黔東南自然環(huán)境與生態(tài)資源,以及近年來黔東南生態(tài)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經驗、做法,向各媒體記者介紹自身的工作情況及亮點。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由中國氣象局、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主辦,活動主題是“森林之州 民族花園”,活動時間為:2015年5月17日至18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