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一是推進藥品電子監管碼平臺建設。藥品電子監管是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編碼技術,給藥品最小包裝上面賦上一個電子監管碼。通過這個電子監管碼給藥品一個合格的身份證。由于電子監管碼唯一性,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終端查詢電子監管碼就能知道該藥品的生產廠家和流向。目前,黔東南州完成了藥品生產企業產品的電子監管賦碼和入網2家,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電子監管入網1239家。
二是推進藥品生產企業在線監管試點工作。藥品安全信息化監管是一項探索性強、實踐性突出的系統工程。目前,黔東南州已在兩家企業開展試點工作,采用全光纖交換技術實現對所有視頻點的業務接入和第三代完全數字化、智能化視頻監控系統,對藥品生產企業關鍵車間、關鍵環節異常動作以及陌生人員的監控,實現對企業生產過程24小時“持續”監管,杜絕違規行為的發生,強化了源頭監管,實現了關口前移。
三是推進食品安全云平臺建設。“食品安全云”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七+N”大數據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之一。按照省局要求,黔東南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24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參加了食品安全與營養平臺建設及產業化培訓會議。同時邀請食品安全云技術專家對全州16個縣(市、區)200家企業開展食品安全云平臺建設培訓。目前,143家企業簽訂了食品安全與營養平臺合作協議書,110家食品企業已利用食品安全云平臺進行了數據上傳,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之中。(州政府辦秘書八科 州食藥監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